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 一笔一画,绘就滁州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4-01-12 17:07: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本报记者 李慧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农家小院干净整洁,与远山青黛相映成辉;农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从一枝独秀到多点开花;深挖红色资源“富矿”,龙岗景点从“网红”变“长红”……岁末年初,记者在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铜城镇龙岗社区,目之所及皆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新图景。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叶军一脸喜悦地告诉记者,龙岗社区前不久又有一件大喜事,企业、党校、龙岗三方抱团打造的红色古镇项目正式运营,乡村振兴又添新引擎。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以来,滁州市以学促干,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好点子频出、好消息不断,切切实实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际成效。

  “一把手”抓到底,牵好党建“牛鼻子”

  在小岗村4300亩高标准农田,冬小麦已有10多厘米高。“2023年我们种植冬小麦9200亩,亩产900斤。只要做好管护,确保安全过冬,2024年产量还能再创新高。”小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周群之眼中满是希望。

  小岗村是滁州市委书记许继伟乡村振兴定点联系帮扶村。每次到小岗村,许继伟不仅进园区看产业,还与干部群众座谈,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推动一个个项目加速落地、一项项问题高效解决。2023年,小岗村新签约招商项目3个、在谈项目5个,高科种业、吨牛食品、天大白芨等项目签约落地,小岗盼盼、蒸谷米、谷优美等企业产值再上新台阶,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和村民分红均实现五连增,村集体经济分红总额达1400余万元。

  在乡村振兴这盘棋中,如何有效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梳理成果、总结经验,滁州市确定了“一把手抓到底”的工作思路,建立了市县领导干部“包乡走村入户”常态化机制,市委常委带头落实“1112”联系帮扶制度,每名市级领导联系1个镇、1个村,包保2户农户,带头指导帮助联系村谋划发展举措;县(市、区)领导班子党员负责同志每人包保1个乡镇,走遍所有村;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包保1个村,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走遍所有户。

  “让‘一把手’抓到底,我们绝不是空喊口号。”滁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文芳表示。在开展主题教育过程中,滁州市将“实的要求”贯穿全过程,要求“一把手”做好示范,实实在在“甩开膀子、做出样子”。为此,滁州市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组建了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专项小组;创新开展了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季度述职,变“年终交账”为“季度盘点”;市县党委书记到农村开展“四不两直”调研,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必问……通过以身示范,广大党员、干部纷纷深入田间地头调查农情,俯下身子倾听群众呼声,办好办实群众的身边事,主题教育切实落到了田间地头。

  一揽子好政策,夯实党建“基本盘”

  来安县水口镇下辖15个行政村,作为全镇的“老大难”,东岳村连续多年综合考核排名倒数第一。2021年年底,水口镇再次公布排名,结果令人大吃一惊,东岳村居然跃至第二名。从最后一名到全镇第二,东岳村做对了什么?

  “说来真是惭愧。”东岳村党总支书记高中明坦言,“2021年之前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因集体经济薄弱、班子发展意识不强等情况,还被确定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进行整顿。”高中明说,当时滁州市开展星级党支部创建活动,让他不得不立下“军令状”。

  乡村要振兴,必须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滁州市以开展星级党支部创建工作为抓手,按照星级党支部、标准化党支部、软弱涣散党支部进行分类管理,坚持抓两头带中间,一手抓星级党支部创建,一手抓软弱涣散党支部整顿。其中,星级评定,一至五级标准不同,一年一评、滚动复评,优秀的“晋星”,后退的“降星”,不合格的“摘星”,全市1013个行政村,个个争当“追星族”。

  再也坐不住的高中明,红着脸向镇党委表态:“村集体经济上不去,我引咎辞职。”他领着村“两委”跑项目、跑资金,成功引进一家农业服务公司,通过劳务服务、资金入股、项目共建、培训共办等方式与企业开展联建,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同时,村里还盘活一所闲置小学,建设钢构厂房用于出租。2022年,东岳村集体经济收入为72.24万元,获评为三星级党支部。“按照目前发展势头,集满五星,指日可待。”高中明信心满满。

  两头抓好后,中间怎么带?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滁州市深入开展党支部建设“六亮”行动,从亮党旗党徽、党的阵地、党的声音、党的活动、党的荣誉、党建品牌6个维度,规范亮的标准,确保中间党支部提档升级。

  凤阳县殷涧镇卸店村位于江淮分水岭风景道沿线,临近凤阳县韭山洞、狼巷迷谷两个国家4A级景区。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卸店村打造四季花海景观,走农旅发展道路。“我们走访村民征集意见、建议,创建了‘花开卸店’党建品牌。”村党总支书记苏龙告诉记者,卸店村成立了“花田里”党员志愿服务队,举办了“菊花采摘节”“花田音乐节”等活动10余场,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

凤阳县刘府镇陈圩村蛋鸡养殖项目。(滁州市委组织部供图)

  一张图纸管到底,书写振兴“好成色”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滁州市每年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写入“市委1号文件”,坚持一张图纸管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分阶段完成发展目标:自2015年开始,到2017年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到2021年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50万元以上的村超过10%;到2024年力争消灭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下村,50万元以上的村达40%。

  全面“消零”,滁州市完成得并不费力。但是完成既定目标就像爬山,越往高处越艰难。为了顺利完成第二阶段发展目标,滁州市采取了村企联建的办法。

  “村企联建,我们坚决不搞‘拉郎配’。”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滁州市一方面通过上门走访、电话征询、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摸排有结对意愿的企业,另一方面全面摸清各村短板和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本着“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原则,精准配对,择优结对。“结对后,帮助村集体年均增收近6万元。这说明,我们这条路子不仅走得对,还走得好。”

  南谯区章广镇元松村就是村企联建的受益村。村党总支以乡情为纽带,回引元松籍上海企业家张明回乡创业,与其创办的农业科技公司党支部结对共建,借助其技术、营销优势,流转1200亩土地种植奇异果、葡萄等。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0万元,带动150余户村民年均增收3万元。“下一步,我们将采取村企联建整乡推进,组织其他10个村与企业结对共建,预计今年全镇村集体经济村均收入突破50万元。”章广镇党委书记储海军说。

  冲刺第三阶段目标任务,滁州市以第二批主题教育为契机,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双增双创”工程,突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聚焦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新开展“点餐式”服务,加速推动人才、项目、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加速向农村集聚。一方面,开展“专家送餐”,从农业农村、科技、在滁高校优选专业技术人员组建26个科技帮扶团,县级层面统筹各类人才组建74个产业服务团,精准服务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实行“政府配餐”,深入开展“送产业指导、送政策信息、送支持项目、送技术培训、送配套服务”五送活动6500多场次,重点打造优质稻米、稻虾、食用菌等10个产业集群,精准实施特色产业到村项目63个、到户项目2.4万个。

  

  (滁州市委组织部供图)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