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蕾(左一)向村民宣传森林防火
2024年8月,我来到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海阳镇瑯斯状元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转眼间,我作为选调生到基层工作已经大半年了。这段时间,我从一名刚出校门的“小白”,慢慢成长为村民口中的“村里人”。
记得第一次跟着村干部去调解村民纠纷,我站在一旁完全插不上话,只能默默观察他们怎么处理。那是一起因宅基地边界引发的争执,两家人吵得面红耳赤,甚至差点动手。村书记不慌不忙,先让双方冷静下来,然后拿出村里的老地图,一点点核对边界,最后提出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这件事让我明白,基层工作不仅需要耐心,还需要智慧和经验。
后来,我主动要求参与村里的各项工作,从走访贫困户到整理档案,从森林防火到组织村民活动。慢慢地,我适应了村里的节奏,也学会了如何跟村民打交道。
基层工作的核心就是服务群众。为了真正了解村民的生活,我坚持每周入户走访,跟村民拉拉家常。刚开始,村民对我这个小姑娘还有些警惕,时间久了,我的真诚让他们放下了戒备。
在一次走访中,我遇到了一户让我印象深刻的家庭。户主老宣的母亲患有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家里的医疗负担很重。老宣的妻子无奈地告诉我:“每次买药都要花不少钱,我们也不知道怎么报销,只能硬扛着。”听到这里,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回到村委会后,我立刻查阅相关政策,并联系了镇上的医保部门。经过咨询,我了解到老宣家的这种情况可以申请慢性病门诊报销,但需要提供一些证明材料。我主动帮他们整理病历、诊断证明等材料,并告知了具体的报销流程。
几个月后,老宣的妻子特意来村委会找我,高兴地说:“小徐,报销的钱下来了,你帮了我们大忙,你真是咱村里的人!”听到这话,我心里暖暖的,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值得。这件事也让我意识到,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一定要千方百计一帮到底。
基层工作并不轻松,这大半年我也遇到过不少困难。比如,村里要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工作,但部分村民对政策不理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我没有退缩,协助村“两委”同事一起耐心地向村民解释政策,还邀请相关部门来村里开座谈会,解答大家的疑问。最终,村民慢慢接受了政策,工作也顺利推进了。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我将继续扎根乡野,服务群众,为村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