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系列报道①|魏静:让梯田变景区,让茶山变金山
2022-05-27 09:16: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周冬冬 张丛安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我的家乡在福建省东北部。雨洗青山四季春,高山云雾出好茶,政和因茶得名。”日前,在2021年“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发布仪式上,福建省政和县镇前镇党委宣传委员、镇前镇洋厝村第一书记魏静动情地说,“因为生长着茶,原本粗犷的山野变得灵秀了;因为生长着茶,原本贫困的山区变得富美了。在这里,我诚挚地邀请全国各地的朋友们到我的家乡政和来品白茶、游政和。”

  “很荣幸能获得这个奖项,能在央视的舞台上,向大家推介我的家乡、我家乡的产品政和白茶,特别自豪!”载誉归来的魏静说,自己回乡的梦想正在一步一步实现,要继续以先进为标杆,继续努力,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魏静(左一)在田间地头开展工作。

  2012年8月,魏静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来到政和县星溪乡东峰村工作。一次工作的机会她来到邻村念山,这里的梯田、古厝、水库、古树深深吸引了她。从此,一个梦想就在她心里发芽,那就是把美丽的念山推介出去。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8年5月,组织选派魏静到念山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记得刚来念山村,有位老党员目光坚定地和我说,他希望今天的‘黄念山’变成明天的‘黄金山’。”魏静回忆,也就是从那一刻,自己“发展乡村旅游,带领村民致富”的想法更加坚定。

  刚到村里的前两个月,魏静就骑着摩托车到念山的7个自然村到处了解村情,走访村民。当自己变成了“黑妹”书记,心里有了念山发展的“致富经”,村民们也对她从心存疑虑到熟悉信任起来。

  “青蛙一跃过三丘,水牛一躺占一丘”,这是当地村民对念山梯田的生动形容。念山梯田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一千多年,被称为华东地区线条最美的梯田。念山村要发展,就是要用好用活1600多亩的梯田资源。魏静带领村干部到浙江云和梯田、三明尤溪联合梯田学习他们的经验做法,成立旅游公司,鼓励村民以土地入股。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决定由村里牵头成立旅游公司,动员村民以土地入股,一亩为一股,每股每年可拿到300元的土地流转费用。

  村民长期以种植业为主,对发展旅游、流转土地,心里也直打鼓,不敢下决心。魏静和村干部就一户一户上门做思想工作,动员村民们以土地入股,共同打造念山旅游产业。

  有一户农户的田在主景区,迟迟不愿流转,村干部三番五次上门做工作,但他坚持要种西瓜,说西瓜效益大。“我不气馁,耐心和他宣传打造景区的重要性,把云和、宏村等地游人如织的图片拿给他看,告诉他游客最想去什么样的地方,最终他被说动了,3.6亩的田流转了。”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魏静心里真比吃了蜜还甜。

  在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下,念山村实现了“三变”(梯田变景区、村民变股东、乡村变舞台),先后获得了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级湿地公园及中国传统村落5个国字号招牌。念山村还举办念山开镰节、国际自行车爬坡赛、半程马拉松赛等赛事活动,让村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原本在外干装修工的村民许智华、大学毕业在上海从事美术工作的方丹丹等青年,都回到念山开起农家乐,办起民宿,生活有滋有味。以前村里不起眼的农特小吃,如今也成了抢手货,念山大米、地瓜干、酸枣糕、柿子干等农产品供不应求,助村民过上了好日子。脱贫户张正叶养了150多只鸡,儿子在村旅游公司上班,再加上茶叶、毛竹销售收入,年收入达6.5万元。聊起村里和家里的变化,张正叶感慨地说,“日子都是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一份2020年的数据显示:念山游客量超过30万人次,念山村集体收入达26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3万元。

魏静(右)参加冬修水利活动。

  魏静说,自己每天很享受骑着摩托车穿梭在村庄的各个角落,很享受与村“两委”入户开小组会和群众会。

  在念山梯田稔泰阁停车场,立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的承诺:“每年都要给群众一个惊喜。”每回经过这里,魏静都尤为触动。她暗想,一定要向廖俊波书记学习,像“老黄牛”一样,认准一件事,坚定不移做下去。

  每每和自己的亲友说起念山,魏静都感慨万千:“念山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地方,倾注了很多心血,留下了太多记忆。真没想到会在工作中结下这么深厚的感情,跟同事的,跟群众的,念山给我生命注入了忘不了的底色。”

  2021年2月,魏静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如今,她履新政和县镇前镇党委宣传委员,到洋厝村担任第一书记。“在新的岗位上,我将不负嘱托,整装再出发,把青春书写在乡村振兴一线。”魏静说。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