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晚上7点半,广西阳朔县白沙镇遇龙河上再现“金龙巡游”。一条由75张竹筏连接而成的“金龙”在河面上游弋而过,烟雾萦绕,如梦似幻。“‘金龙巡游’是我们村的‘金字招牌’,今年国庆期间开始对外试运营,截至目前共收入27万余元。”提起“金龙巡游”项目,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封志伟笑开了怀。
一筏一桨游诗画,一里一境梦回廊。人称“小漓江”的遇龙河是漓江在阳朔境内最长的一条支流,全长43.5公里,河畔坐落着一个与河同名的村庄遇龙村。靠水吃水,遇龙村借水生金,让自然“活水”变为发展“活水”。
“2000年的时候,几个游客来到我们村,说这里山清水秀的,如果能坐竹筏漂流就好了。”封志伟回忆道,村“两委”根据游客的建议,去附近的灵川县拉回来5条竹筏,村里的竹筏漂流就是从这时起步的。
看着竹筏,村民们却有疑惑:“竹筏就是一种交通工具,怎么能带大家致富?”为了让村民放心,封志伟带着村“两委”干部成了第一批竹筏工,“每天都能划5-8趟,一天最少收入400元。村民看到收益好,在家门口就业又方便照顾家里,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筏工。”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遇龙河竹筏漂流项目呈规模化发展,漂流里程由最初的5公里拓展到40余公里,村里的竹筏数量从最初的5筏逐渐增多到3000余筏,竹筏漂流成为了遇龙村的主要产业,带动了农家乐、民宿、苗木、农副产品以及乡村旅游导览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遇龙村人均年收入超过6万元。
小竹筏为村民们带来了稳定增收,但封志伟并不满足。2014年,为了进一步擦亮遇龙村旅游产业名片,封志伟与村里的党员干部商讨后,提出举办“巨龙巡游”的设想。时任村委会主任的朱继权回忆:“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创新活动形式。经过十多次的会议商讨,最终决定结合我们遇龙村的‘龙’文化,打造一场别开生面的‘巨龙巡游’。”
这一设想得到了村民们的积极响应,村“两委”也开始分头制定活动策划、邀请专家商议,党员干部带头筹集资金12.8万元,并由党员筏工与热心村民自发组成一支30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为活动义务助力。2014年七夕节当日,一场盛大的巨龙巡游表演在遇龙河面举行,村“两委”带着大家精心设计和制作了龙头和龙尾,并组织村民们将竹筏串联起来,组成一条长达数百米的巨龙,在河面上蜿蜒巡游。这一创举吸引了国内外将近5万名游客、。
如何变流量为销量、让村民乘上“巨龙”腾飞?遇龙村通过成立阳朔遇龙金色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对“巨龙巡游”项目进行改良,将龙头龙尾和龙身融入了LED灯光效果,创新推出遇龙河“金龙巡游”夜游项目,抓住文旅融合发展契机,在春节、端午、七夕、国庆等重要节庆,先后举办了20余次活动,增加经营性收入超200万元。
“今年春晚你看过了没?我们的‘金色巨龙’在春晚舞台上露脸了!”封志伟激动地告诉记者,随着遇龙村“金龙巡游”知名度越来越高,村里决定将此活动常规化。“此前,我们只在重要节庆日才会举办巡游活动。今年我们开始定期巡游,形成一个长效品牌。”
于是,白沙镇以参股形式吸收16个村(居)经济合作联合社190万元成立公司,对“金龙巡游”项目进行管理运营,并于今年国庆期间开启试运营,市场反应热烈,国庆期间一票难求。项目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也吸引了本土人才的回流和外来人才的入驻,打造出“传说遇龙”大型实景演出、“音乐村”高端民宿、遇龙河本土音乐专辑等。同时,该项目带动遇龙河周边300余家餐馆饭店、民宿酒店不断发展壮大,旅游消费产值近10亿元,形成“人流量”向“客流量”“含金量”加速转换的强劲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