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那些未曾经历的事
2021-06-18 09:47: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艾立燎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在脱贫攻坚关键期,我主动请战,到贵州黔东南州剑河县南岑村任第一书记。在村里的近1200个日日夜夜,我经历了很多从未经历过的事情,收获了很多不曾拥有过的感动。

艾立燎在采摘松茸

  曾经,随身带根“打狗棍”

  2018年春,得知省科技厅驻村工作队要轮换,我主动申请驻村。同事朋友劝我好好想想,他们说的那些道理我都懂。但我更知道,脱贫攻坚需要有激情有干劲的年轻人去啃硬骨头!

  2018年3月15日,那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一路颠簸之后,我踏上了南岑村这片土地,从此有了一个全新的称呼——小艾书记。

  当时,南岑村239户1086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98户444人,贫困发生率超过40%。这是一个苗侗聚居的少数民族村落,青山环绕,溪水潺潺,依山而建,以苗语为主要语言。刚进村时,办公住宿吃饭没有着落,走家串户需翻山越岭,时不时被狗追、被蛇吓,过敏性荨麻疹反复发作,借住的老乡家没有热水,一周只能去村干部家洗两次澡……

  一度拖着“打狗棒”走家串户的我,慢慢与村民熟络起来了,白天跟他们上山寻宝、下田抓鱼,晚上和他们促膝谈心到半夜,“打狗棒”也被扔掉了。就这样,我这个来自省城的年轻干部,渐渐成为村民眼里的自己人,他们总拿最好的东西招待我,用他们的淳朴善良温暖我,他们不再叫我“书记”而叫我“小艾”。

  曾经,遭到村民误解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让许多贫困户住上了新房,但也有一些村民担心搬迁后的生计而不愿意搬。我借住的一家,夫妻二人在县城摆小吃摊、两个子女在读高中,全家常年在县城租房也不肯搬。

  我动员他们搬,他们还误解我,“我把房子借给你住,你却要赶我走。”不得已,我联系他的子女和在城里的亲戚一起劝说,直到他最后同意。搬迁后,夫妻二人多次打电话给我,邀请我去他们新家吃饭。我有一次上门,看到家里干净整洁、装修时尚,他们开心,我更开心。全村7户易地搬迁户中,有3户是我动员成功的,挺有成就感的。

  村子要发展,关键在支部。作为第一书记,我常与村书记、村主任谈心谈话,引导他们带头抓产业、抓建设、抓脱贫,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3年来,村里培养发展党员6人、多数在40岁以下,具有大专学历,成了一支有闯劲的生力军。

  曾经,妻子将我“拉黑”

  党建龙头舞起来,产业也就兴旺起来了。这3年,我们争取项目资金400多万元,大力发展羊肚菌、黑木耳、红托竹荪种植,如期实现整村脱贫摘帽,集体年收入从零增加到50万元。

  这两年,村里的食用菌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还有一些瓶颈需要破解,比如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小厂家的菌种质量无保障,没有冷链储藏等。这些问题,虽当时无法一一解决,但每一点进展,就蕴含着新的希望。

  下乡驻村,家人是后盾。我是2019年10月结的婚,在村里一个月也回不了一次家,家里的事全靠妻子搞定。后来妻子怀孕了,晚上与我通电话,我有点心不在焉,气得妻子将我“拉黑”了。尽管以后我只要到家,都主动洗衣做饭干家务,但不管做多少,都难以弥补对家庭的“亏欠”。

  本报记者 周静文 整理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