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家乡,村民“众筹”100余万元
2023-10-08 15:50: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本报记者 周静文 通讯员 唐晶晶 实习生 裴诗萌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清风拂面,稻浪翻滚,薄雾笼罩着清晨。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土溪镇大连村黄乐坝好似一幅水墨画卷,散发出一股浓浓乡愁。

  “轰隆隆、轰隆隆……”还没进寨子,一阵阵机器轰鸣声便已传入耳中。循声望去,两台联合收割机正一前一后来回穿梭在村落前的250亩稻田里。大连村党总支书记朱健和几个村民围坐在田埂上看着收割作业。他说,抓紧收获大米,可以用新米饭招待外地游客。

  稻田变风景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振兴密码”?

大连村村貌

  2021年冬,大连村黄乐坝组71户人家筹资48000余元,投工投劳在村口建起了古朴的木质牌坊,不经意间拉开了黄乐坝建设美丽乡村的序幕。次年3月,县里拨款20万元,鼓励黄乐坝组进行村寨改造。机会到了,如何用好这20万元,却让朱健犯了难:20万元,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硬化几条串户路足够,但打造县级示范点,难!

  怎么办?“我的家乡我建设。”村“两委”召集村民共同商议谋划,集思广益,组织大家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

  “钱不多,就省着用,花在刀刃上”“修寨门时,我们捐钱都没犹豫,现在有了政府支持,我们应该更有底气才行”……议事会上,村民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心中的想法。

  有了共识,说干就干。随后的几个月,村民们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一起上山找盆景、下河挑鹅卵石,共同编制竹栅栏,用20万元资金撬动村民投入100万元资金建设家乡,村寨面貌焕然一新。

  “乡村振兴需要铸形,但更要铸魂。”如何持续发展,朱健有自己的想法:“乡情牌”“乡愁牌”打好了,村民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我们要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不仅要发展产业、助农增收,还得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群众的幸福感。

  在村党支部号召下,一大批能人先后回乡创办企业。杨刚回乡创办了映燕清自来水厂;在贵州省水利厅工作的冉军协助争取了龙台河治理项目,争取石井子桥梁一座;在外做装修设计的冉康江回乡种植黄精,发展中药材产业;年过六旬的冉德顺在儿子的支持下开起了江景农家乐……

  产业发展,让村民鼓足了腰包,开始追求更富足的精神文化生活。舞龙灯、唱花灯的传统重现舞台,“耕读创业为本,忠孝仁义传家”的家训蔚然成风,一批批能人、在外大学生进了聚贤楼,上了能人榜,激励着黄乐坝人续写精彩与传奇。

  据了解,在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过程中,黄乐坝组通过“众筹”方式,在组织群众捐款48000余元修建起标志性寨门后,积极争取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建设项目,采取“党群直议制”方式召开组级议事会35场次,引导71户群众再次“筹钱”“筹物”“筹智”,自发完成造景12处,打造小景点30余处,参与投工投劳930人次,以20万元项目资金撬动村民100多万元资金参与,实现众人聚财、就地取材、人尽其才,推动了大家的事大家定、大家的事大家干、大家的事大家管。

  如今,村舍掩映在古树之间,古树依偎在村落中心的荷塘旁,旧石缸、旧青瓦等老物件镶嵌在院落围墙上,竹林打造的花园步道里铺满了鹅卵石,村落巷子间种满了蔷薇花,崇文斋、聚贤楼、农家书屋等相继利用闲置老宅改造而成,百年老屋成了别致一格的乡村民宿,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文化爱好者和游客到这里来采风写生、游乐观光、露营休憩,村寨人气愈发火爆,村民幸福洋溢。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