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六罗村:39载“村晚” 传承乡风文明大戏
2024-07-31 14:54: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姜嘉琪 梁汉奇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仲夏时节,走进海南省儋州市和庆镇美万村委会下辖的六罗自然村,只见一个灯光舞美效果一应俱全的舞台伫立在村前大广场。舞台正上方悬挂着“六罗乡村大舞台”几个大字,舞台由坚实的原木搭建,台面平整而宽阔,几盏复古灯笼点缀在两侧。六罗村人就在这个简单而不失现代舞台上,举办了一次次欢乐的“村晚”。

  据美万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万寿强介绍,六罗村从1986年举办第一届“村晚”开始,至今已经举办了39届。“从首届‘村晚’简陋的农家小院,到村民自发筹建的茅草舞台,再到几年前在各级政府支持下建起的乡村大舞台,‘村晚’舞台的变化见证着乡村的发展。”

  1985年,六罗村通上了电,有村民买来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通过这台电视机,村民们看到了央视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热闹、喜庆的春晚在村民们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1986年村党支部首次提出筹办“村晚”,并组织召开村党支部会议表决通过,得到村民们大力支持。村党支部组织村干部和党员群众召开筹备会议,确定“村晚”的举办方式和具体分工。党员干部分组带头、分工协作,有的组负责带领群众挂彩球、贴彩纸,搭建舞台;有的负责组织热心青年入户宣传,动员村民踊跃参与;有的负责筹集资金,做好后勤保障,村民们全力支持家门口办“村晚”。年轻人自发捐款置办道具、服装并跟着电视学排练歌曲、舞蹈、小品。1986年,六罗村的第一届“村晚”开演,一个个“草根节目”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排自演。

  1997年,为解决室外“村晚”易受天气影响的问题,村党支部号召热心村民,利用农闲及工余时间上山伐木割茅草,自己动手搭建舞台。经过两年多的接续建造,终于建成能容纳300多人的大茅草舞台,1999年首次实现在室内举办“村晚”的梦想。2019年9月,海南省旅文厅和儋州旅文局拨付110万元为六罗村建造乡村大舞台,并在舞台周边建了标准篮球场、更衣室、音控室。

  2019年12月28日,六罗乡村大舞台正式建成。在历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组织下,六罗“村晚”延续了39年,晚会节目越来越丰富,规模也越来越大。2022年以来,六罗村连续两年被国家文旅部确定为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

  39年不间断的“村晚”,不仅见证了村民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成为了村民的文化印记。2019年2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以“六罗村:34年办春晚 邻里和民风淳”为主题,让更多群众了解到原汁原味的“村晚”。六罗村“村晚”已成为村民记住乡愁、弘扬文明乡风的特色文化符号,让村民们深刻地感受到“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幸福新生活。

  六罗村的“村晚”,不仅仅是文化活动的舞台,更是民意互动的平台。通过这一形式,不仅让村里文化活动更加繁荣活跃,村级民主治理也水到渠成。通过每年“村晚”的举办,村民们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能力不断提高,参与渠道也越来越健全。近些年,六罗村在周围农村,率先完成环村路修建等多项集体公共项目,行走在六罗村,村容整洁,治安良好。

  村党支部还优化整合各类优势资源,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和功能建设,建成美万村至六罗村长达10.7公里的环形彩虹跑道,将“村晚”延伸到系列文化活动中,顺利承办美丽乡村绿色骑行比赛、乡村马拉松集训营、消费助农等活动,打造“村晚”特色名片,辐射带动多种文化体育活动。

  对于如何通过产业带领村民走向富裕,万寿强已有了下一步规划。“六罗村橡胶林地里种植着大片粽叶,我打算引导村民发展粽子产业,既要保留客家粽的传统风味,又要创新不同口味,通过电商平台将粽子销往全国,让客家粽成为六罗村一张亮丽名片,成为消费者心中值得信赖的选择。”

  本报记者 姜嘉琪

  通讯员 梁汉奇

  “村晚”现场(和庆镇人民政府供图)

责编:乡村干部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