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要记清,移风易俗不放松;守村规,遵民约,遵纪守法记心中;爱国家,爱集体,邻里互助讲文明……”近日,走进三河市杨庄镇中门辛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气势恢宏的乡村大舞台。村里的孩子们正边跑闹边唱着这首新歌谣,生动地唱出了该村制定村规民约、移风易俗,育文明人,创文明村的美好现实。
中门辛村东临泃河,西临省道,前有GT95高速路出口,后有三河古八景之一“南塘落雁”,是既古老又现代的村庄。古老,是因为中门辛村建于明代,已有600多年历史;现代,是因为中门辛村以文育人,是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河北省法治示范村、卫生村。
2014年,新上任的中门辛村党支部书记孙确东带领村“两委”班子,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立村规民约,抓村容村貌,重塑村风,移风易俗,使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要创文明村,先育文明人。为弃旧俗,树新风,中门辛村成立了“移风易俗领导小组”“红白理事会”;制定了村规民约、卫生公约、移风易俗积分制奖励办法,实施了对优秀青年学子的奖学金制度;开展十佳党员、十佳文明户、十佳好儿媳、十佳好少年等十个“十佳”评比活动;提出了“干部学焦裕禄、党员学雷锋、村民学榜样”的口号,引导村民讲文明、树正气、培养文明向上的家风、民风,形成处处充满正能量的好村风。
改变旧习俗,并不容易。孙确东带领村“两委”班子通过一件件小事,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慢慢影响村民的行为,在村民心中种下文明的种子。
在农村,家家门口堆放杂物,过去是司空见惯的,但十分影响村容村貌。为改变村民乱堆杂物的习惯,孙确东每天早晨遛弯,看到谁家门口有杂物,就讲道理请他们清走,直到每户人家门口都没有杂物为止。村民们都说:“现在门口要有破砖头、乱柴火,看着都不舒坦。”
曾经,一位老人在大舞台前一边看节目一边嗑瓜子,看完节目后就回家了。党员志愿者便跟她回家并借了笤帚。老太太好奇地跟出来,看到志愿者在认真打扫她扔的瓜子皮。老人十分愧疚,逢人便说:“以后再也不能乱扔瓜子皮了。”
小事蕴含大道理。中门辛村把所有临街墙壁粉刷一新,一条条乡村振兴的标语,一幅幅二十四孝绘画,一组组依法治国图案,彰显浓厚的人文气息,以朝气蓬勃的文化环境和浓郁的书香气氛,潜移默化地濡染民心。
不仅如此,中门辛村还从培养新农民的角度和立足当代、造福未来的长远高度出发,加强文化建设。该村在村文化大院内,设有图书室、阅览室,成为农民学习、充电之所。2022年以来,又先后建立了中门辛文化艺术中心、中门辛书画院、南塘有梦艺术空间、邢大牛工作室等6家文化艺术机构,引进常驻文化名人10名,签约书画家80余名,开展文化宣传、培训、教育等活动,吸引众多村民特别是青少年参与其中。
如今,走进中门辛村,道路整洁,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休闲文化广场上,孩子们成群嬉戏玩闹,三五村民健身休闲,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乡村振兴景象。(记者 盛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