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共成长 | 泥沾身,心更近
2025-03-13 15:24: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本报记者 孟涛 整理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师傅:马志景

  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河南店镇党委书记

  徒弟:王嘉新

  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河南店镇石岗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师傅马志景(右)向王嘉新传授基层工作经验。(石岗村村委会供图)

  徒弟谈收获:

  道理讲清楚,算账算明白

  2024年8月,我来到石岗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那天,我站在村口,望着错落的农舍和远处起伏的群山,心中既满怀憧憬又忐忑不安。方言难懂、村情复杂,自己是否能够承担好这份责任?所幸,我的师傅河南店镇党委书记马志景给了我悉心帮助。马书记大学毕业后便毅然选择投身基层,在异乡扎根20余年。他常说:“基层虽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每一件‘小事’背后都是百姓的冷暖。”

  第一次跟马书记下村走访,我就闹了“笑话”。到村民李大娘家走访,不知道从何说起,也不知怎么融入其中,我只能尴尬地坐在一旁。马书记主动解围,和李大娘聊起她孙子考大学的事。事后,他叮嘱我:“要多听多看多走访,沟通是打开心门的钥匙。”

  真正让我领悟基层工作真谛的,是跟马书记参与赤岸村九曲公园建设这一契机。彼时石岗村打算进行玉泉湖公园的整修工作,马书记负责牵头推进赤岸村九曲公园建设这一项目,村里便让我去学习一番。这项投资数百万元、融合涉县传统社火“九曲黄河阵”的工程,施工中遇到了不少困难。施工队进场当天,村民老张堵在路中央:“修建九曲公园是好事,但这地方之前是我晒花椒的!”我试图用政策来跟他解释,老张却越说越激动。马书记闻讯赶来,没急着讲道理,反而蹲在地头和老张算起了账:“老哥,这公园一建,路灯一装,你家门口晚上亮堂了,孙娃放学不怕摔,儿媳妇跳广场舞也安全,是不是比晒点花椒划算?”见老张神色松动,他又补了句:“再说,镇上正规划旅游线路,路亮了,游客多了,你家那土特产还愁卖?”最终,老张让出了地块。马书记事后点拨我:“道理讲清楚,算账算明白。村民不是不通情理,只是需要有人帮他们看到更长远的利益。”

  整个施工过程,马书记白天协调施工,晚上入户答疑。为赶秋冬季绿化窗口期,他顶着寒风和工人一起给新栽的雪松裹防寒布;为还原“九曲黄河阵”神韵,他请来社火传承人指导灯光布局,让现代光影与传统阵法交融。如今,蜿蜒的灯带如星河落地,孩童在“绿化迷宫”嬉戏,老人沿步道唠家常,这座“建”在民意中的公园,成了全镇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

  回到石岗村,我将从师傅身上学到的“既要速度,更重温度”的工作法应用到村务实践中。玉泉湖清淤改造,在遇到村民抱怨影响洗衣取水的情况时,我没有直接照搬“政策”讲大道理,而是效仿马书记进行“场景构建”:“婶子,等湖水清了,咱在湖边搭个观景台,城里游客来了,您摆个摊卖柿饼,不比现在方便?”如今,玉泉湖畔焕然一新,村民李大姐逢人就夸:“小王助理脑子活,说的话都在理!”村书记李晓政拍着我的肩膀笑:“你这‘小徒弟’,把马书记的招数学了个八成!”

 

  师傅有话说:

  泥土中“长”出的智慧最鲜活

  我与涉县太行山下这片土地已相伴多年。从大学毕业来到基层的“小白”,到如今成为乡镇发展的“领路人”,我深知基层工作的酸甜苦辣。这次担任王嘉新的“帮带师傅”,既是对年轻干部“传帮带”的培养责任,也是自我提升的契机。看到徒弟初到村时的忐忑,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满腔热忱却手足无措,于是我暗下决心:要让他少走弯路,真正理解“基层”二字的分量。

  我欣喜地见证着这位年轻人的蜕变。虽然他初来乍到,但工作动力十足,学习能力也很强。每次与村民交流,他都能耐心倾听,设身处地为村民着想,这种同理心让我感到欣慰。他身上有青年特有的敏锐与创新,但也曾陷入“追求亮点”的误区。记得有次他提议打造“网红打卡村”,我反问他:“是让村民守着滤镜生活,还是让游客看见真实的乡土?”后来他沉下心走访3个月,走遍了村里95户常居人家,在村口古槐下听老人讲村里的发展故事,在池塘边记录大闸蟹丰收盛况,在独居老人家中耐心代缴医疗保险……通过这一桩桩基层事务的淬炼,我真切感受到了他的成长。

  与其说我是小王的师傅,不如说我们亦师亦友、教学相长。秋收时,他利用短视频在网络上宣传,解决农户滞销难题;调解纠纷时,他引入“心理疏导+法律咨询”新模式,效果显著。这些新方法、新思路倒逼我重新学习、充实自己,现在我也能熟练地用短视频来宣传镇里的文旅项目了。

  我常对年轻干部说:“别怕泥土沾身,别嫌小事琐碎。乡村振兴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我们在九曲阵里找路径,在稻田里写方案,把每个‘不可能’变成‘一定能’。”看着嘉新从“外来客”变成“自家人”,我更加坚信:基层是最好的课堂。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