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淳:党建引领,薄弱村变“幸福村”
2023-10-23 19:52: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胡明峰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污水管网主管道已铺设完毕,美丽乡村项目建设也快马赶上,粮食仓储物流中心一期投用见效……这段日子以来,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东坝街道下坝村的村民喜上眉梢,大伙心头牵挂的愁事、急事,一件件有了回应。不少村民感叹:“村子见天变好,村里和谐氛围也越来越浓。”

下坝村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南京市委主要领导曾多次以“四不两直”方式来村调研指导,激发镇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动力。街道学透活用“仙林经验”的理念思路,以薄弱村为突破口“解剖麻雀”,在实践中总结出适用于东坝的好经验好做法,系统全面提升街道基层治理有力要素,书写新时代东坝乡村幸福民生故事。

“一家亲”办好“大家事”

近年来,东坝街道大力建设美丽乡村,下坝村也着力改善村容村貌,由于建设较早,王家、桥东、桥西等3个自然村的污水管网已有老化破损情况,成了村内薄弱片区。眼见其他自然村获得了各类“美丽”荣誉,村民们急上心头。

开展项目工程,必然牵扯到“拆”和“建”。听说铺设污水管道要挖掉自己铺的石子路,村民王师傅坐不住了。村干部史文慧主动上门当起“说客”,一坐就是两个多小时。“因为屋前道路很窄,他就主动铺宽了些,现在要挖掉,自然舍不得。”史文慧当起王师傅的“倾听者”,也展示出建好后的道路效果。凳子越焐越热,心结慢慢消融。

部分村民不理解、有怨言,往往会影响项目进度和质量。下坝村把村民意见摆在首位,村干部全体出动上门走动,邀请村民共同参与、一起商讨“自家的事”。68岁的老党员王普美因身体不便不能出门,村党支部党员经常上门交流情况,寻求意见和支持。

学“仙林经验”,凝聚资源力量共赴基层治理很重要。求得“一家亲”,办好“大家事”,村“两委”在架起“连心桥”的同时,退休党员也在凝心聚力,发光发热。

“我家自搭的棚户厨房挡住了施工路线,我愿意配合拆除。”在村民会上,已退休的老村支书王新建带头表态。当天,他便拆除到位。作为“党员中心户”,王新建的做法让众多党员、村民竖起大拇指,纷纷配合村里的项目建设。

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在一次次沟通交流中增进“亲密度”,项目建设也一步步调快“时间表”。共建共治共享,东坝街道探索推出“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再次丰富凝聚多方力量,为各村(社区)作后盾、强动力。

“走访路”敲开“致富门”

谷穗垂头,颗粒归仓。眼下,东坝街道数万亩水稻迎来收获季。往年一车车运往外地进行仓储的稻谷,今年不少“留在了家乡”。

“下坝农产品仓储物流中心项目一期已建成投用,仓容可达5000吨,随时为周边种粮大户和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粮食仓储服务。”下坝村党总支书记姚小红告诉记者,这是街道和下坝村规划建设的重要便民和经济项目。做成这件大事,是“走”出来的结果。

为什么建?东坝街道是高淳重要的粮食产区,粮食种植面积约6.8万亩,每年粮食产量约3.3万吨,但却没有粮食仓储配套设施。对照“仙林经验”,沉在一线看问题、寻解法,真实需求浮上来:不少企业和种植大户在当地种植、加工,却只能在外仓储,综合来看每吨粮食每年要多花费至少60元成本。

怎么去建?街道领导和村“两委”干部在多次走访中,摸清了在下坝村周边地区有超过3万吨的仓储需求。村里废弃多年的原秸秆加工厂,通过“考核”顺利盘活成为建设用址。一期项目现已建成投用,二期项目前期工作也准备就绪,计划12月开工建设。

“一线工作法是‘仙林经验’的精髓所在。下沉一线,才能获得最新鲜的一手信息资料,聚焦问题关键,寻找到最接地气的解决方案。”东坝街道坚持引导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学好“仙林经验”,推动从村(社区)到街道的全域均衡协调发展,这也是街道补短板、强弱项的重要一环。

作为高淳目前规模最大的大米加工企业和粮食烘干中心,江苏倩宝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享受到仓储物流中心的利好。按该公司总经理胡新华的说法,这是一个有利于农业企业降本、种植大户致富、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好项目。

农村发展,根基在产业。下坝农产品仓储物流中心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粮食种植、仓储、加工、物流等关键环节,推动产业链健康发展。更让胡新华惊喜的是,该项目可保障粮食长期不生虫不变质,同时配备智能化测温感知系统,比起普通粮库,能减少粮食损耗2%以上。

“好经验”激活“一池水”

“在一个个具体项目和一次次生动实践里,村‘两委’逐渐找到基层治理的更多心得、经验,尤其是村里的年轻党员干部,逐渐成长为挑大梁的坚强后备力量。”姚小红说,村里的妇女在调忧解纷时,经常会带着本子做记录,哪些细节效果较好,哪些地方遇到新情况,后续有何心得感悟,都会一一记录。

学习“仙林经验”,下坝村逐渐总结出自己的一套宝贵经验。如今,史文慧每天都在污水治理设施改善提升和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现场待到6小时以上。“要让村民找得到人,看得见事。”史文慧说,很多时候村民没有大问题,能及时找到党员干部倾诉,不少矛盾都会迅速消解。

学仙林、见行动、优治理,东坝街道掀起了浓厚的实践风潮,包括下坝村在内的各村(社区)纷纷借鉴“仙林经验”的优秀理念思路,开展结合当地实际的经验探索。

记者看到,下坝村党总支在街道率先推出的人居环境积分考核机制,顺利引导村民由“要我整治”到“我要整治”的转变。环境评审小组每月不定期考核评审,根据积分高低,以米、油等实物作为奖励兑现,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提高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从“揣着袖子看着干”到“撸起袖子自愿干”,村民们形成了互相监督、有空就干的治理模式。

在和睦涧村,该村党总支与江苏省盱眙县天泉湖镇陡山村党支部友好协商,通过共建活动平台、分享区域资源、交流工作经验,以期实现双方党建融合发展和强村富民目标。

学深学透、重点突破,同心同向、共治共享,一项项实践滋养,东坝街道基层治理实现多点开花,激活“一池春水”。“推进基层治理,实施民生项目,不是为了做事而强行推进,更不能想当然拍脑袋。”全街道上下目标一致,正如感受最直观的百姓所看见的那样,做好做实一个项目,系统提升解决多个事项,这是“仙林经验”在东坝街道最生动的诠释。

责编:乡村干部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