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选调生 我在村丨我在村里学“辩证法”
2024-09-06 13:48: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徐乐(右)在走访村民。朱玉秀 摄

  基层工作中,征地拆迁绝对算是个“技术活”。

  两年前,刚走出象牙塔的我,怀揣满腔热情,来到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埠子镇夏庄村担任党总支副书记。恰逢区级食品产业园选址确定在夏庄村,一时间村“两委”成员一片欢腾,欣喜于“捡”到了这个“金疙瘩”,面对新的责任和使命,我同样跃跃欲试。

  殊不知,还没掌握基层工作辩证法的我,其中“酸爽滋味”只能自己默默消化。

  开工的第一天,站在拆迁户王大姐家门口,迎接我的是结结实实的一盆冷水,“这是我们住了一辈子的宅子,凭什么要搬!”说罢就要关门。一同前往的村会计周大姐看出了我的诧异与窘迫,赶忙迎上前笑着说道:“王大妹子,你看你又急了不是,今天不谈搬迁,而是跟你介绍一个新朋友呀!这是我们村新来的小徐,听说你家葡萄种得好,想来跟你学习经验呐……”

  在村会计周大姐的帮助下,王大姐慢慢放下了抗拒心理,一阵“家常呱”之后我与她慢慢熟悉了起来,她也打开了心扉,认识到搬迁也是全新生活的开始。事后,周大姐笑着对我说:“拆迁工作难就难在与他们共情上,讲政策摆事实谁都会,但让老百姓认可你才是真本事。”我这才知道,做好基层工作不能只讲“理”,更要讲“情”,对待村民负面情绪不能光靠“堵”,更要靠“疏”,情感上先得到认同,才能有讲道理的空间。

  老李住在王大姐家隔壁,种葡萄是他的全部收入来源。拆迁征地意味着他之前投入的成本全都白费了,所以他的抵触情绪尤为严重。多次接近无果后,我也颇为踌躇。在和村书记交流后,他告诉我做通老李的工作同样要运用辩证法,不能只讲“征”,更要讲“还”,不能只讲“拆”,更要讲“建”。

  时间不等人,有了先前王大姐的成功经验,我再次鼓起勇气。在摸清了老李的作息规律后,我坚持每天到他家门口“早宣传新园区好处”“晚讲解拆迁安置政策”。一周后,老李终于邀请我进屋详谈。后来我才了解到,老李还有一个在上中学的孙女,没有经济收入很可能导致孙女面临失学的风险。为了帮助缓解老李的担忧,我积极联系社会公益组织,对接相关部门,发动同事捐款捐物,帮他筹集拆迁过渡期间孙女学费,同时帮助他联系即将入驻园区的企业,解决工作和临时居住问题,最终得以顺利拆迁。

  其实,基层工作辩证法中“理”与“情”、“堵”与“疏”、“征”与“还”、“拆”与“建”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不论是说话、办事还是推进工作都是如此,只有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能把事情做好。

  两年时光如白驹过隙,产业园的厂房已然初具规模,部分企业也已顺利投产,王大姐成了一家葡萄加工企业的长期供货商;种植经验丰富的老李当上了一家企业的外聘“土专家”,在家门口实现了收益翻番;我从一个青涩的大学生,逐渐成长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基层干部。我深刻体会到,只要我们心中有爱,肩上有责,就一定能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徐乐

责编: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