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山脚下,浓浓的生态文旅“氛围感”
春季研学季的开启让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保合少镇甲兰板村,又热闹了起来。大青山脚下冒头的绿意,撑开的一朵朵白色帐篷,孩子们的读书声、欢笑声……一扫冬日的落寞,焕发出新春的活力。
甲兰板村位于新城区大青山脚下,曾经破旧不堪、无人问津。无论是环境还是产业,没一样拿得出手,年轻人都向外谋生活去了。变化,从2021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韩文君回村任职开始。
2021年,新城区的马头琴小镇项目择址甲兰板,韩文君带领村“两委”班子配合做好动员、协调工作,项目顺利落地。敕勒川礼物文创店、马头琴国际音乐厅、大地艺宿民宿,宛若明珠点缀其间。小镇的建设带动了村民增收,村子里的空闲房屋被租用作展馆、商铺、工坊、民宿等,村民仅房屋租赁收入就高达400多万元。通过管网改造、铺设路面、修缮房屋,甲兰板村离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越来越近。不少外出的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过上了踏出家门就到上班岗位的生活。
可是,韩文君不满足。“小镇火起来后,会有更多人来到甲兰板,得谋划点事情,把流量转换成富民的增量。”在多次外出考察中,甲兰板村敲定了研学项目,韩文君点出了其中的道道:“这里靠近城区,环境优美,村里有闲置房屋可以利用,最主要的是,研学项目当时在新城区是个空白。”
甲兰板村与一家运营公司合作,利用村内闲置院落打造了以国学、农耕、手工等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研学体验基地。自项目实施以来,已建成党建展厅、陶艺馆、国学堂、科技电子实践厅、中医文化展厅等多个研学场馆。
虽然有专业公司运营,但是甲兰板村村干部不当甩手掌柜。2022年6月,研学基地试运营期,人手不够,韩文君带着村干部既当保安又当老师。“其实我是一边帮忙一边观察,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毕竟是当地吃螃蟹的第一村,韩文君对研学项目既自信又谨慎。经常是白天招待完“小客人”,晚上就紧急开会研讨。“现在高年级和低年级混在一个国学教室上课不合适,因为孩子的接受程度不一样,建议还是分开来。”
就这样,在一批又一批的接待中,参观动线和课程设置不断完善。韩文君又生出了更大的野心。现在只能接收一日研学的团体,如果想接待多日游的,甲兰板村该如何应对?去年开始,韩文君常常与镇、区对接,了解最新政策,争取项目资金。不久,研学宿舍和农耕大棚两个项目顺利落地。2023年,基地一年接收研学超两万人次,带来收益100多万元。
甲兰板研学基地项目分三期,由村集体出资,预计投入3500万元。看着研学基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原本不看好的村民,终于吃下了定心丸。很多村民像贺海燕一样,从过去在城里打工变为在家门口为自己“打工”。
“现在我们正在为自治区级研学基地验收做准备。”韩文君是一个停不下来的人,他的脑海里正闪过一个个待优化的细节、一张更大的蓝图。马头琴小镇的落地,研学基地的诞生,让韩文君明白,村庄定位明确以后,必须发展多种业态,才能把蛋糕做大。
“全市启动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后,如今的大青山前坡已经成为呼和浩特的后花园。”韩文君说。2023年,村党总支引进畅游敕勒川营地项目,将20亩村民口中“种啥啥不行”的撂荒地变成集露营、烧烤、文艺演出、露天电影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营地。项目紧邻内蒙古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运动中心,建设有50余个车位、4栋艺术屋、自行式房车10辆……能够为团建、露营、短期出游等提供餐饮和住宿服务,远近游客纷至沓来。“项目运营以来,本村和周边的民宿、露营等关联业态也在兴起,产业氛围更加浓厚。”韩文君很自豪。
本报记者 周妍 通讯员 田小冬 冀志江 杜佳璐
小朋友在甲兰板村体验农耕。 韩文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