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天气呵气成霜,可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金积镇大庙桥村书记马自忠,依然坚持一个好习惯,一早到产业园区遛弯,挨个大棚了解情况。
“辣子最近长势不大好,‘温棚书记’来帮忙看看啊。”“温棚书记”,是乡亲们对马自忠的昵称。
走出去,寻找产业“火种”
曾经的大庙桥村是有名的“土旮旯”,处于黄河灌溉渠网末端,因缺水无法种植传统作物。三年两旱,能出去打工的都走了。2006年,马自忠被党员群众推选为党支部书记后,如何让全村2300多人过上好日子,成了马自忠最大的心事。
坐井观天无异于坐以待毙。马自忠带领村干部到甘肃、陕西等地走访,高效节水的设施温棚产业被相中,成为产业振兴的“火种”。
温棚落成后,新问题又来了,穷怕了的村民把土地流转费攥在手里,不敢投入。村“两委”就从甘肃靖远请来有经验的种植大户经营温棚,引领村民积极参与。可就在首批辣椒喜获丰收的节点,2008年一场大雪,导致辣椒积压卖不出去,一斤两毛钱都没人要。村里投用不到一年的170座大棚也被压塌,村民们灰心丧气。
关键时刻,马自忠带着村干部跑受灾理赔,组织党员带头承包、翻修大棚。在村党组织带领下,村民们重新燃起发展设施农业的激情。
强培训,造就本土专家
为解决设施温棚种植、贮存、销售三大“痛点”,村“两委”积极争取资金建冷库,成立设施蔬菜种植合作社,建立产业发展示范基地,注册“金积堡”商标……依托“产前”育苗中心、“产中”三农呼叫中心、农资综合服务站和“产后”的“鲜之宝”物流配送中心,为菜农提供全方位、一条龙服务。
2012年,蔬菜价格飙升,收获真金白银的村民干劲十足。但马自忠敏锐地察觉到,粗放式的种植模式难以行稳致远。让种植高产高效,成为他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村党组织按照“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的思路,对原村委会进行改造,打造了全区第一家村级党校。农闲时,村“两委”班子邀请党校老师、专业人才及农民经纪人、种植大户,对党员群众开展素质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一段时间下来,不仅村干部成了技术员,大部分种植户也成了“土专家”“田秀才”。
谋合作,组建产业联盟
10多年下来,大庙桥村已成为利通区规模最大的设施农业基地,拥有温室大棚数百个。村里优质瓜果蔬菜也成了周边市场的抢手货,一成熟就有超市上门订货。“土旮旯”里种出了“金疙瘩”,大庙桥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5万元。
温棚蔬菜名气大了,也带来了新问题,比如因为产能不足,满足不了市场需求。马自忠与村“两委”一合计,“那就和周边村绑在一起干。”按照组织联建、产业联营、人才联动的思路,大庙桥村与周边的大院子、郝渠等8个村抱团组建产业联盟,按照统一育苗种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物流销售的模式发展生产。马自忠还在园区建起了“书记带徒弟”工作室,定向帮带培养了11名村党组织书记和各类乡土人才。
产业联盟运行两年多来,大庙桥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增速稳定在10%以上。村党支部获评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