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长访谈: 创新“四位一体”,“撂荒地”变“共富田” ——访山东省招远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杰
2024-11-29 14:37:00  作者:倪怀成 滕洪坤 毕凤杰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山东省招远市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探索实行国企公司+种植大户+村集体+农户的“四位一体”土地经营模式,发展玉米、小麦、花生等粮食作物大田种植,通过农民土地入股、种植大户经营管理、村集体监督、国企公司全流程保障,实现集体组织与效率活力的有机统一。近日,记者就“四位一体”模式对招远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杰进行了专访。

记者:刘部长,您好!鉴于规模化土地是“四位一体”模式实施的前提,请问招远市是如何解决“土地从哪来”问题的呢?

刘杰:这其实是如何算好“发展账”的问题。首先是摸底数,全市排查耕地面积达46.8万亩,盘点适合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土地27.9万亩,可流转土地11.6万亩。其次是强配套,根据“四位一体”发展需求,明确可以流转的地块及面积,市镇村三级统筹8000余万元,统一配套农田灌溉、机耕路等基础设施,超80%的耕地实现有效灌溉,机耕面积覆盖率达到92%。招远市通过市镇村共同推动整合土地,对连片土地进行土壤类型综合分析,组织农技专家先后采集851个样本,摸清全市6大土类适种类型,将村民家庭经营的“巴掌地”,无力耕种的“撂荒地”,整合为“规模田”,为“四位一体”模式提供了土地保障。

记者:土地有了,招远市又是如何解决“高效种植”问题的呢?

刘杰:招远市算好“效益账”主要依靠国有企业赋能,市委市政府统筹调配国有资产,组建国有企业农鑫公司,入局全市农业发展。农鑫公司从有意向承包经营的本村村民中选取种植户,集中整合国企平台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为“四位一体”模式提供全流程社会化服务。

首先是做好机械化农机服务。农鑫公司牵头成立了农机联盟,吸纳各类农机设备620余台套,无人机30余架,涵盖玉米、小麦耕、种、防、收各个环节。其次是做好标准化农资保障。我们投资6000万元建设了种业研发中心,建立埠外育种基地7处,年产玉米、小麦良种3.7万吨;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年推广有机肥近5万吨,推动全市耕地质量和土地肥力水平提升。另外,我们注重系统化技术指导。我们与省市的农业科研院所合作,吸纳各级各类农技专家180余名,培训高素质农民2000余名。通过国企赋能,亩均成本约降低120元,实现小麦、玉米亩均增产150-200斤,保障了“四位一体”模式的产出效益。

记者:各方通过“四位一体”模式构建起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如何进行利益分配的呢?

刘杰:我们通过这一模式中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农鑫公司对种植全过程把控,在利益分配过程中不参与项目分红,而是通过农资销售及大宗粮食购销订单获利。种植大户、农户、村集体分别按照67.5%、30%、2.5%比例共同参与项目分红,承包经营的种植大户扣除经营成本后亩均收入可达到800元,流转土地的农户亩均收入可达到850元。另外,赋闲农户每年通过参与临时务工还可增收约3200元。村集体收入主要分为玉米黄贮收入、农业用水用电服务收入以及项目分红,亩均收入可达到370元。 目前,该模式延伸至6个乡镇11个村,种植面积3000亩,亩均收入达到2800元,2023年为群众分红250余万元,逐步形成了集体受益、群众增收、企业发展、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记者:在“四位一体”模式实施过程中,是如何发挥组织功能、凝聚群众的呢?

刘杰:我们坚持“组织引领、互利共赢”,发挥村党组织发动群众、促成合作、监管生产的作用,有效保障群众收益。我们把村民土地入股作为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村民的土地经营权,由村集体负责流转,党员带头先行先试,对无经营能力村民的土地,通过优先入股、地块置换等方式优先保障。

2023年以来,全市11个试点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10万元,干群关系、乡风文明、群众满意度均较之前有明显提升,在村党组织分类推进整体提升行动中经评估实现晋位升级。

农鑫公司提供小麦“一喷三防”服务。(招远市委组织部供图)

招远市星北新村联合党委小麦收获。(招远市委组织部供图)

责编:乡村干部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