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辉煌 村宝之光 | 天津四党口中村:“萨克斯村”吹出致富音符
2024-07-24 15:10:00  作者:尹丹丹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你看,这就是村里制作的第一把萨克斯,”天津市静海区蔡公庄镇四党口中村党总支书记黄金鹏小心翼翼地拿着萨克斯,向记者介绍,“别看它外观朴素,但却是我们村从无到有的见证,是我们村里的宝贝!”

村里制作的第一把萨克斯。尹丹丹 摄

  四党口中村,面积不大、户籍人口不多,如今却生产出全世界一半以上的萨克斯,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萨克斯第一村”。一个乡村,为何与西洋乐器结缘?近日,记者走进四党口中村,解锁村庄发展“密码”。

  一走进四党口中村,就可以看到道路两旁一排排乐器厂,随机进入一家,便可看到货架上整齐摆放着大小不一的萨克斯,一旁的工人正手持电气焊,将各个零部件焊接在一起。“一把萨克斯由300多个零件组成,需经过下料、卷筒、焊接等500多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黄金鹏说道。

  说起四党口中村与萨克斯的结缘史,可以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彼时,为了摆脱单一的农业种植结构,村里选派了10多人到天津市乐器厂,学习乐器配件制作技术,回村后建起了配件厂,活多但不挣钱。村里人开始思索:既然村里能做配件,为什么不试试自己组装一支萨克斯?

  不同零部件组装的顺序是什么,组装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怎样组装才能保证最佳音质……大家“摸着石头过河”,一一探索。“我们走了不少弯路。”黄金鹏告诉记者,最初组装的萨克斯总是会有凹陷,吹起来声音也怪怪的。后来才得知,萨克斯有一段弯曲的部分,在组装时不能简单的将零部件粘合在一起,而是需要往里打气,这样才能保证萨克斯本身的圆润。但村里并没有打气设备。怎么办?多方打听后,得知天津管乐厂有这种设备。于是大家就等着天津管乐厂的员工下班之后,再租用管乐厂的设备,磨合带去的各个零部件,“说实话,那时候不少零部件的大小也不合标准,组装时闹了不少笑话。”回忆过往,黄金鹏依旧很感慨。折腾了近一年时间,第一把萨克斯,终于顺利“诞生了”。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大家又继续打磨技艺,最终达到出口的标准。借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东风,四党口中村的萨克斯成功“出海”,走上一条国际化路线。

  一个普通的小村庄,摇身一变成为新潮的乐器村,这吸引了不少外来人口,刘涛便是其中之一。刘涛本是内蒙古人,15岁便辗转来到四党口中村,就职于一家乐器厂,起早贪黑地干了7年萨克斯组装和销售。不甘心永远打工的他,2006年成了村里乃至天津乐器行业第一个开淘宝店的人。他的第一个订单来自济南,由于对方不放心快递,刘涛便连夜买了火车票把萨克斯送过去。折腾了一天一夜后,回家后的刘涛从兜里掏出2000元,妻子当场就哭了。这一单也给了刘涛信心,坚定地走上网店之路。虽然一开始走得磕磕绊绊,但没想到,刘涛的淘宝店在第二年便迎来上百万的销售额。这在村里引起了轰动。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起了淘宝店。

  经过多年发展,如今的四党口中村已不再只有萨克斯这一种西洋乐器,圆号、小号、长笛、黑管、架子鼓等100余种乐器都能在村庄找到。村庄目前共有企业114家,规上企业2家,全年生产成品西洋乐器40余万支、乐器配件30余万件、迷你乐器300余万套,生产了全球三分之二的铜木管乐器,85%的产品出口,年产值达5亿元,税收1500余万元,带动了近万人就业。

  本报记者 尹丹丹

责编:乡村干部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