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掰(伯伯),您早啊,吃了吗?”过去一年,我从村民眼中那个带着学生气的“外乡人”,逐渐蜕变为能够和大家唠家常的“自家人”,成了大爷大妈们口中亲切的“杨子”。
2023年7月,我来到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刘庄村,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助理。到村伊始,陌生的面孔和全新的环境让我这个“城里娃”一度感到不知所措。“孙书记,为什么咱村的村民都不太愿意和我说话呢?”在一次入户走访后,我有些沮丧地问。村党总支书记孙菲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要想真正融入群众,就得尽快沾上‘泥土味’!”
什么是“泥土味”?我认为,首先就是要多和村民打交道。于是,我积极参与村里的每一项活动。经过前期走访和调研,我帮助13个困难家庭争取到了粮油等物资,并为8个小学新生家庭送去了书包、书籍、文具等入学用品和爱心物资。
2023年的冬天很冷,村里不少高龄独居老人被严寒困在家里。于是,我联合村干部,挨家挨户给老人们送去热腾腾的水饺。记得那天,我推开张大爷家的门,老人家先是愣了一下,接着眼圈就红了,一个劲儿地说:“好孩子,好孩子……”元旦前夕,天津突降大雪,把路都封住了,泥浆冻成了冰疙瘩。雪刚停,我们就赶紧组织人手铲雪。那天走得急,手套都忘了戴,零下十几度的天气,手冻得跟胡萝卜似的。可看到村干部们都冲在前面,我也顾不上那么多了。正干得热火朝天呢,路过的王大爷突然冲我竖起大拇指:“杨子,好样的!”那一瞬间,我这心里头比喝了热汤还暖和。
住房问题关系千家万户。2024年,精武镇启动示范小城镇二期的还迁房分配工作,涉及刘庄村等8个村的2700余户居民。刘庄村作为第一批分房村庄,时间紧急、责任重大。为了更精准地吃透上级文件精神、抓好政策落实,我们成立工作小组,昼夜不歇,白天认真接待来访群众,耐心倾听诉求,努力争取理解,晚上对每一位村民的相关资料进行严格审核,按照政策条款逐一比对分析,最终实现分房资格名单100%一次性通过,成功帮助刘庄村242户村民于年底前入住还迁新房。
那天分房的场景,我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大冬天的,天还没亮透,大家就都来了。从核对材料到选房签字,忙活了一整天。虽然天气冷,可每个人脸上都笑开了花。有个大娘拉着我的手不放,一个劲地说:“我这把老骨头总算能住上新房了!杨子啊,多亏了你们!”听到大家的肯定,我心里头暖暖的。
分房的工作琐碎而繁重,但正是在“捧烫手山芋”的过程中,我对基层治理才有了更深的认识。在组织的大力支持下,我以此为契机,深入镇政府各科室、农户家中、企业、学校等场所,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情况,及时发现掌握基层需求以及负担产生的苗头和原因,并根据实地调研成果高质量完成了关于基层减负和社会治理的国情调研报告。
如今,我们联合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公交集团、天开西青园等多家单位共同探索建设了刘庄村乡村振兴实践基地,让安居后的老百姓们再真正实现“乐业”。未来,相信刘庄村民的好日子一定会过得更加红火。
杨从智
杨从智(右)为本村困难老人发放粮油物资。(刘庄村村委会供图)
杨从智(左一)在还迁小区内发放宣传手册。(刘庄村村委会供图)
杨从智(右一)看望入住新房的本村老人。(刘庄村村委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