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岗巴县以产业振兴引领群众增收致富为目标,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四个引领”,通过组建养羊专业合作社、成立产业合作型联村党委等方式,将“岗巴羊”品牌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岗巴特色产业振兴“羊光大道”。日前,记者连线岗巴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段继营,听他细数岗巴县如何抓党建促产业振兴。
记者:段部长,请您介绍一下岗巴县乡村产业发展的概况和特色。
段继营:岗巴县位于日喀则市东南部、喜马拉雅山中段北麓,是中国西南边陲前沿,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独特的高原气候、纯天然、无污染的优良天然草场,养育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膻味岗巴羊享誉西藏。2014年,岗巴羊成为西藏自治区唯一一个通过有机认证的畜产品,同年成功向国家质检总局申报批准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6年,岗巴羊成功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2年,岗巴县养羊专业合作社获得生态原产地、良好农业规范和国际质量体系ISO9001三大认证。
记者:抓党建促产业振兴,岗巴县怎样落在实处?
段继营:我们坚持党建引领赋能,凝聚发展合力。针对岗巴羊产业发展管理松散、项目分散、人员零散等问题,全域推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27家,9名党支部书记担任合作社理事长,推动党员带头入股合作社,动员群众入社分红,在抱团取暖、聚力发展的同时,2024年带动家门口就业205人、收入476.65万元,解放劳动力3655人、创收4424.71万元。围绕人才共育、资源共享、产业共赢等方面,探索产业发展以强带弱、强强联合新路径,着手建立产业合作型联村党委4个,完成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00%的目标,成功培育壮大收入超10万元以上的村集体经济17家、年收入过百万养羊合作社6家。
记者:岗巴县地处边疆,海拔高工作生活环境比较艰苦,如何培养人、留住人?
段继营:我们坚持人才引领助力,扎实开展村“两委”班子运行情况和班子成员履职情况综合分析研判,及时调整不适宜岗位村干部40名,配齐配强产业发展“领头雁”。实施“头雁”能力提升行动,根据产业需要、支书渴求,采取区外培训、实地学习等方式,开展订单式、特色化培训和擂台比武活动9场次,持续提高党支部书记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能力本领,培育了一批有头脑、有本领、有情怀的“头雁”队伍。
通过广泛推荐、走访调研等形式,摸清乡土人才底数,分级分类建立246人的“乡土人才库”,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加大乡土人才针对性培训力度。科学制定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注重从致富带头人中发展党员,引导帮助各类农牧乡土人才、农牧能手等向党组织靠拢,不断将人才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人才活力变为创新动力。
记者:发展乡村产业和集体经济,如何以创新为导向深挖本地资源、走出特色道路?
段继营:我们坚持探索引领革新,激活发展动能。充分发挥军地关系好的优势,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连队”的合作社经营发展模式,聘用驻地连队会营销、善管理、懂技术的官兵担任合作社名誉理事长,参与合作社日常经营管理,大力组织开展合作社管理经营、羊子销售、养殖技术等方面培训,村党支部并与连队签订岗巴营购销合同,拓宽销售渠道。科学调整合作社圈养、放养羊群的畜群结构,成功探索“两年三胎”养殖技术,发展“羔羊经济”和“母畜经济”,创新实施青贮饲草。2024年岗巴羊出栏2.6万只,销售收入2600万元,合作社预计分红1312万元。此外,我们创新盘活资产变股权、整合资金变股金、鼓励牧民变股民的“三变模式”,29个村的农牧民群众通过羊子入股、现金入股、土地流转等方式实现全村入社,整合中央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和强基惠民资金入股养羊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记者:岗巴县把“羊”当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还有什么可资借鉴的做法和经验?
段继营:如果说经验,我认为是示范引领带动。我们坚持抓好示范社引领产业发展的牛鼻子,以打造有现实成效可示范、成功管理经验可复制、成熟养殖技术可推广的合作社为目标,成功创建市级示范社5家、国家示范社5家。其中,贡巴村通过开展推销考察活动、设置直销点等方式,打通产供销三级关卡,每年为群众分红384.5万元。雪布让村采取网络直播带货、与驻地连队签订购销合同等方式,拓展销售渠道,合作社年收入119万元。雪村与邮政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合作社的羊肉3天空运全国,有效解决岗巴羊运输难题。此外,我们通过召开现场观摩会、经验分享会等方式,组织各养羊合作社理事长赴示范社学习经验、现场答疑,以点带面,有效推动岗巴羊产业整体提质增效。
本报记者 周静文 通讯员 李世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