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选调生我在村丨乡村是永不收卷的考卷
2025-06-23 09:13: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陈宗瀚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2023年8月,我结束了大学四年时光,来到浙江金华兰溪市灵洞乡上下郭村,担任村支部书记助理,开始我的乡土生活。

  “村子有4965亩地,551户人家,1713号人,上郭851人,下郭837人,剩下的都在择树下自然村。”至今我都清晰地记得,到村里的第一天,村书记赵福春就和我介绍村里的基本情况,用手机地图为我这个新人指明村里的大小道路。

  今年3月,正值村里做高标准农田建设,得把涉及的土地都做好土地放样。我熟练地大清早起床,准备好雨鞋,到村办公楼带着第三方前往指定地点放样。经过了一周的努力,我带着第三方,用双脚丈量了1214.6亩土地,相当于113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鞋上沾的泥,让我明白,基层工作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和埋头苦干。

  “村里的路太黑了,晚上都看不清。”去年秋天,村里的郭大爷拄着竹杖走进办公室向我反映,上下郭村的进村道路是从公路上接进来的,除去路边的加油站外,路上都是一片黑,只有靠车灯才能看清道路,等到了冬天天黑得更早,就更不安全了。我和书记反映了这件事情,提出把服务群众经费用于路灯的购置上,把进村道路亮化工程提上日程。

  一个月的时间,村里便完成了方案设计和预算编制,在对接多个设计公司和实地走访后,最后敲定了路灯的款式。随着挖机进场,一盏盏路灯在进村道路两侧落地,矮灌木丛也在灯杆间隙栽下,整个工程在去年11月完工。现在每晚7点,20盏太阳能路灯准时亮起,村民不用再摸黑走夜路了。

  去年年底,市里出台了新的政策用于补贴多功能运动场建设。村里正好缺少一处多功能运动场,我心想这个补贴必须申请下来。在市文旅局的帮助下,项目建设如期推进,施工队也成功进场开始施工。

  随着民生实事项目一件件完成,村里的基础设施越来越齐全,我也逐渐明白一个道理:乡村是永不收卷的考卷,1713位村民是考官。乡村工作,要把村里当作家里,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才能够推动工作向前进。

  陈宗瀚(右一)与设计单位对接村内管道设计。陈湖江摄

责编:乡村干部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