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久波(右)走访村民。(资料图)
年轻的杨久波最近有点忙。身为云南省保山公路局腾冲公路分局的一名助理工程师,他要为腾冲所有乡村的国、省干线公路提供养护服务。每年的雨季,突如其来的洪水、泥石流等会给公路带来威胁。
一场雨后,检修完修路设备的杨久波清理了一下沾满泥巴的鞋,而后笑了。这场景是如此熟悉,让他想起了刚过去的700多个驻村的日子。腾冲市五合乡官田村地处高黎贡山深处,属高寒山区,被称为“云上村庄”。在官田村驻村的两年里,他穿着一双沾满泥巴的鞋,走遍全村每个角落,写下429篇驻村工作日志,总字数达17.2万字。
9个村民小组都有了手绘地图
“今天是我驻村的第一天,心里既忐忑又激动。忐忑的是前任书记带领全村脱贫了,还打下了良好基础,有榜样在前,接下来推进乡村振兴任务艰巨,不知道我能不能完成任务;激动的是接下来的两年我将在这个山清水秀的新环境中奋战,这将是我人生中又一段难得的经历。”
——2021年5月18日
当晚夜已深,伴着山林的风、不时传来的蝉鸣声,在村委会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里,就着昏暗的灯光,杨久波写下了驻村的第一篇工作日志。
作为一名年轻的驻村第一书记,如何尽快转变角色,迅速赢得村“两委”信任?怎样才能与群众打成一片?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从入户走访开始,白天不在家的做好标记晚上再去,近期不在家的就打电话问,约好日子去。即使吃了群众的闭门羹,隔天照样笑着去。每入一户,他便仔细询问,并在自制的表格上认真登记信息。
在日志里,他记录了不少入户工作的小窍门。比如“一顿饭”的故事。“今天去刘叔家,他留我吃了顿饭,一碗炒鸡蛋、一盆白菜汤和一碟咸菜,鸡蛋是咸的,汤也是咸的,咸菜当然也是咸的。可我二话没说,直接吃了两大碗。感觉这顿饭后,我们的关系更近了。”
短短两个月时间,杨久波对官田村的情况进行了全面摸排,理清了工作思路。他还拿出了一项很直观的成果:为9个村民小组挨个绘制了专属地图。拿着他手绘的地图,可以快速到达全村304户中的任一户。
熟记每家每户情况绝非易事,但杨久波做到了。有村民不信,随口“抽查”,他脱口而出,“我们村有7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304户1324人。”“我们村有脱贫户119户480人。”“我们村有傈僳族、回族、傣族等少数民族。”
回到公路分局工作已两个多月,可有两个习惯,杨久波还是改不了:“一个是只要说到官田村,我总习惯说‘我们村’;一个是鞋子上总是沾满泥巴,几个月就干掉一双,特费鞋!”
用最笨的办法办最贴心的事
“今天完成了各小组种植养殖情况的统计,我发现村里每家都有很多鸡,走访过程中好多农户都向我说他们的核桃、鸡蛋等滞销很严重,特别是鸡蛋。”
——2021年8月14日
官田村山清水秀,但受交通不便等影响,农副产品尽管很优质,但却不好卖。面对这一难题,杨久波开启了“跑腿带货”之路。他到农户家里挨家挨户找好货源,然后通过朋友圈、朋友介绍等方式卖出去。“30个鸡蛋”“2只土鸡”“2斤蜂蜜”“1桶核桃油”……他还经常开车,自己进城送货。
2022年4月15日的工作日志,记录了一个“带货更带出感情”的小故事。“今天,有位老奶奶送鸡蛋来村委会,她说有50个,我给了50元钱,她走后,我再数了数有70个,然后赶紧追出去补20元。奶奶硬是不收,说那20个鸡蛋是看我很辛苦,特地送给我吃的。这一刻,我好感动。”在这篇日志的结尾,杨久波发出了这样的感悟:“我用了最笨的办法帮他们卖鸡蛋,给他们增加的家庭收入也很有限。但就是这微不足道的付出,却收获了群众对我工作的肯定。这不就是我们驻村帮扶的意义吗!”
村里也有细心人,一笔一笔记得很清楚:经杨书记之手销售土鸡150余只、土鸡蛋57900个、核桃400斤、茶油90斤、蜂蜜32斤、花椒12斤、鸡枞14斤……为村民直接增收8万余元。
“我们发展经济,要注重公益性和共富效应!”杨久波想为村民们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2022年1月,官田村实施的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众益榨油坊”建成投产,杨久波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协调相关单位拓展销售渠道,助销红花茶油600余斤、白花茶油1300余斤,为榨油坊实现经营性收入20余万元。
从“独行侠”变身“领路人”
“今天参加了培训班,知道了怎样做一名合格的驻村第一书记,感觉压力山大。要把书记做到第一,不辜负党组织的厚爱,我要带头做表率,从工作职责落实起。”
——2021年7月19日
什么样的驻村第一书记才叫干得好?起初,杨久波也不是很明白。通过保山市组织的驻村工作队员培训班,他逐渐明晰了自己要走的路。
找准职责定位后,杨久波想在第一、干在第一、拼在第一,从“独行侠”变身“领路人”。
路不好,一直是困扰村民们的一个“老大难”。杨久波对接派出单位,申请资金修路护路,驻村期间共帮助官田村协调滑坡治理项目资金35万元,道路硬化资金57万元,波形护栏板建设资金5万元,太阳能路灯购买及安装资金8万元。平整的路面、路边的护栏,无不显示着官田村交通质量的改观。
“以前脸皮薄,驻村后想着身后还有这么多群众等着盼着,也就顾不上什么面子了,肩上的责任就是我们豁出去的资本。”杨久波在工作日志里,记录下了自己驻村后的变化:“脸皮厚了,胆子大了,话也多了。”
群众求助电话一响,杨久波立马变身“修理工”,为群众修水管、修冰箱、检修电路等;电话再响,他又变身“调解员”,到田间地头调解矛盾纠纷;他还变身过“大侦探”,为脱贫户寻找走丢的毛驴……群众的每一件小事,在他看来,都是大事。
2023年5月30日是杨久波驻村的最后一天,也是429篇日志的收官篇。
“想到今天专程赶到村委会送我的那几个大妈们不舍的眼神,感觉两年来所有的辛苦与付出在这一刻都得到了回报。”在记录收获的同时,他用了更多的笔墨去记录遗憾,“还有好多事没有做完:村内正在施工的入户道路还没完工,帮脱贫户申请的羊养殖补助资金还没到位,为群众活动场所买的桌椅还未到货……”
本报记者 聂伟
通讯员 王云娟 谢恩巧 曾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