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观察 | 传统村落保护,还需市场添把火
2023-08-25 10:07: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林华维;邬闯;袁晨华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中国传统村落黄沙镇岭斜村箔竹自然村全景

  修水县为每栋传统建筑明确责任党员和具体责任

  每隔一两天,江西省修水县黄坳乡朱砂村党支部书记张木根就会去上位贤古居走一走,看一看这栋老房子有没有漏雨、有没有安全隐患。

  朱砂村地处江西九岭山脉的九龙山下,2014年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内完整保存着上位贤、洋屋里、新屋里等6栋建于明末清初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是村里的宝贝,日常管理实行党员包户制度,张木根包的是上位贤古居。

  修水县是江西省省级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重点县,目前有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和3个省级传统村落。近些年,修水县把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作为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县级层面建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对7个传统村落全面落实县级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具体到村里,修水县明确了每栋传统建筑的责任党员和具体责任。今年6月,修水县委组织部牵手九江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以校地共建的方式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建立博士工作站和实践教学基地,邀请7名博士与7个传统村落分别结对,共同探索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利用。

  传统村落,是古建筑和传统文化的载体。宋代至民国时期,朱砂村是修水县通往邻县武宁、奉新、靖安交通要道上的重要驿站。村庄依山傍水,古朴静谧,皇亲巨匾高悬三幢堂,墙壁上留下了许多特定历史时期的标语,塅中有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千年红豆杉与300年古樟群。而建于嘉庆年代的无浆斧形石砌拱桥“步衢桥”,依然横卧在穿村而过的小溪之上,见证了村庄200多年的兴衰。黄沙镇岭斜村箔竹自然村是另一个国家级传统村落,村庄四面被青山梯田所环绕,风光秀美。全村房屋依山而建,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现在仍保存着传统民居的样态,并有九井十八巷,东西南北四门。走在这些传统村落里,随处可见古屋、古桥、古井、古树等实物,感受到农耕文化留下的遗迹。不过,厚重的历史除了给人淡淡的乡愁,同时还让人感受到传统村落保护的急迫。

  朱砂村古建筑群距今已有200多年,在这片面积共3.19万平方米的房子里,日常只住着23人,绝大多数为老年人。近些年,各级财政投入了1300多万元用于朱砂村古建筑群的修复,古建筑基本按原有风格得到保存。不过,日常维护仍是个不小的投入。朱砂村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张木根介绍,古建筑一年的正常维护费用占掉了三分之一。箔竹自然村目前常住村民不到30人,近几年,投入箔竹村的保护资金达400多万元。岭斜村村委会主任郑水秋介绍,箔竹村一年的日常保护费用在20万元左右,这些费用都由镇村两级负责筹集。岭斜村去年集体经济收入只有11万元,能投入保护的资金仅3万元,其余费用由镇里承担。黄沙镇拥有4处传统村落,镇党委书记邱玲艳说,传统村落日常维护费用一年近50万元,对镇里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传统村落日常维护费用,给镇村两级带来不小的压力。怎么破解难题?当地把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结合起来,面向市场练就自我造血功能。

  2019年,朱砂村干部带动村民投入70多万元,在村里做起民宿、农家乐,建设儿童娱乐项目。一时间吸引了不少游客,最多的一天来了3000多人。然而,只热闹了一阵,就无法运营下去了。张木根分析,亏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朱砂村地处偏远,距离县城50多公里,且多为山路;二是游客多时服务跟不上。有了这个教训,村里对再次投资小心翼翼,转向寻找经营主体来村里投资。

  箔竹村也把目光投向了旅游,当地村民办了4家农家乐、2家民宿,村里利用原有民居建成了红色记忆馆、箔竹印象馆和书画展示馆。黄沙镇成立七彩强村旅游公司,把包括4个传统村落在内的7个旅游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一条旅游线路。今年5月,旅游公司在箔竹村举办为期一周的桐花节,每天到村的游客达到300多人,箔竹农庄农家乐收入达到7000多元。不过,从镇和村来看,这次活动只是赚了一个吆喝,并没有给村集体经济带来多少收入。和朱砂村一样,在邱玲艳看来,箔竹村最需要引进市场投资主体,镇里也一直往这个方向努力。

  尽管这些传统村落都有不错的旅游资源,但整体打造仍是个不小的投入。和其他一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的地区相比,修水县传统村落比较分散,在市场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企业落户这些传统村落都会比较谨慎。不过,这些传统村落仍在积极探寻市场开发之路。黄坳乡党委书记周资文介绍,朱砂村厘清了古建筑所有76户产权主体,与产权主体基本达成协议,把房屋经营权流转给村集体经济组织,由村里向外招商。目前,村里正在筹建安置房,安置目前还住在古建筑里的村民。修水县委组织部也在积极行动,目前筹集了450万元资金,指导岭斜村在箔竹自然村建设200平方米的民宿,到时请专业人士运营。修水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雪萍说,“我们自己先做起来,示范给别人看,当起到一定成效时,其他企业可能就会随之跟进。”

  本报记者 林华维

  通讯员 邬闯 袁晨华

责编:乡村干部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