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锋(左)和龚广辉在蔬菜大棚中共话发展。(淮阳区委办公室供图)
“辉哥忙着呢?看来蒜苗销售没受低温雨雪影响啊,这我就放心了!”12月16日一大早,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城关镇贾庄村驻村第一书记史锋,骑着电动车到村民龚广辉的蔬菜大棚回访,老远就看到龚广辉在运送刚采收的蒜苗。
“是啊史书记,等会收购商的货车就该到了。”忙碌之余,龚广辉热情招呼着史锋到大棚看看,指着长势旺盛的蒜苗笑着说,“你看这蒜苗长得多喜人,多亏你前天来提醒,我做足了增温保暖准备。”这时,正在大棚里采收蒜苗的刘晓燕抢过话头说:“不光长得好,卖得也不错,收购商每天早晚到地头收,采多少收多少……”
夫妻俩你一言我一语,迫不及待分享着增收喜悦,这让史锋很是欣慰。2021年6月,史锋带着两名驻村工作队员来到贾庄村,帮助村庄探寻强村富民路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贾庄村位于城郊,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比较优越,但产业发展限制也比较多,像养殖业就不能发展。”史锋很清楚贾庄村的优势和短板,一番调研后决定发展蔬菜大棚。
在物色产业带头人时,史锋对脑袋活、肯吃苦的龚广辉印象深刻。“辉哥早年在外做过小买卖,前两年回村包了两个蔬菜大棚,夫妻俩都很能干。”史锋告诉记者,当他和龚广辉提议再多发展几个大棚时,龚广辉最初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后来又说短时间内不想扩大规模。
龚广辉前后态度的反差,让史锋有些意外。在史锋的追问下,龚广辉将心中的顾虑和盘托出:“史书记,我也想多赚点钱供女儿读书,可资金、用工、技术都不是小事……”听到龚广辉这么说,史锋反而松了口气,当下就承诺包在自己身上。帮忙申请贷款、动员闲置劳动力、牵线技术专家……史锋忙得不亦乐乎。
“最难的还是流转土地,整整花费了3个月时间。”史锋说,贾庄村土地较为分散,10多亩地涉及20多户人家,“每家诉求都不一样,要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在史锋及驻村工作队员的努力下,蔬菜大棚在2021年9月动工建设,当月底就完工种上了蔬菜苗。
“我们家现在有10个大棚,每个大棚每年能收入1万元,关键还能照顾家里老小。”龚广辉掰着手指算起了“幸福账”,不过他也坦言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今年夏天,大棚里的黄瓜只开花不结果,这可急坏了龚广辉夫妻俩。“有一天中午,我出门办事遇到了史书记,看我脸色不是很好,史书记就主动问我咋回事。”刘晓燕说,史锋了解情况后,当即就打电话联系技术员,下午就把人请到了村里。有了专业人员的“保驾护航”,黄瓜才“有惊无险”。
这两年,龚广辉家尝到了发展蔬菜大棚的甜头,也在贾庄村起到了示范作用。史锋告诉记者,在龚广辉等产业带头人的带动下,贾庄村蔬菜产业渐成规模,目前有蔬菜大棚130多个。然而,史锋并不满足于此,最近他又在谋划拓展增收渠道。“我们正在和商务局对接,准备打造助农工艺馆和直播间,把村里的手工艺品、土特产卖到更远的地方。”史锋说。
本报记者 刘凤双 通讯员 付留兵 蒋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