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安市淑村镇白沙村党委书记侯二河:打造一个人人向往的“都市型村庄”
2024-02-02 14:33:00  作者:尹丹丹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白沙村风景。 (白沙村村委会供图)

  2023年年底,河北省武安市淑村镇白沙村村民温小四脸上满是笑意。“村干部才给我们家发了米、面、油、肉、蛋等生活用品,多亏了咱的领头人侯书记啊!”温小四口中的侯书记,就是白沙村党委书记侯二河。在他42年的任职经历中,他将一个连基本口粮都不能保证的贫困村,变成了一个集体资产超过21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5万元的富裕村。

  正因为有这样傲人的业绩,白沙村先后获得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等10多项国字号荣誉,侯二河本人也获得了“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并先后当选第十一届、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从一穷二白到经济腾飞

  1982年,侯二河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那时候,一穷二白是白沙村最真实的写照。村集体公账上有着30多万元的欠款,村民们的人均年收入也只有几十元。

  刚上任的日子里,侯二河经常一个人在山间转来转去,寻找村庄出路:白沙村三面环山,石灰岩储量大,并且一直都没开采过。能否从大山里找出路?侯二河当时就萌生了办石料加工厂的念头。

  可是,在一个既没有资金,又没有技术的村庄办厂,谈何容易?那段时间,侯二河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终于贷来了款,有了村庄发展的第一笔资金。

  有了钱,一切都顺理成章了起来。侯二河买来机器,带着大家不分昼夜地装机器、挖石头。身板硬朗的侯二河带头砸石挥铁,皴裂的手上经常带着血泡。终于,一辆辆装满石子的车子开出了村庄,一座座山头真的变成了致富“黄金”。“我们当年就还清了贷款,还盈利了3万元。”回忆起来,侯二河依旧感慨。

  尝到了资源变现的甜头,侯二河又带领村民相继建起了铁矿厂、热油泵厂、焦化厂……靠着资源优势,白沙村迅速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可就在这时,侯二河却突然提出要关停厂矿。

  “厂子效益这么好,干嘛要关停搬迁?这不是瞎折腾吗?”“关停那么多厂子,村里一年就损失收益1.5亿元”……

  面对质疑,侯二河站了出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外边人对我们白沙的评价是‘住着别墅吸石灰,开着小车闻臭气’,因为今天我们走的是粗放型发展道路,虽然挣了一些钱,但这样的走法不能长久。”言罢,他带着村“两委”到村里的后山顶,看着满目疮痍的山场,众人沉默了。

  一番思索之下,大家同意了侯二河的举措,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一方面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一方面抓企业转型升级。红红火火的石料厂关停了,随之取代的是全封闭、智能化、环保型的新型建材厂,所有的生产环节全部在封闭的大厂房内完成,不仅提高了上百倍产量,而且改变了石料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村集体还积极引导和扶持新高端工业企业发展。2022年,白沙村集体投资5.1亿元建设了火焰山工业公司的纳米氧化钙新项目,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标志着白沙村工业企业在集约式转型发展中达到了更高水平。

  从资源消耗到绿色发展

  白色的外墙、宽大的玻璃窗……在白沙村,一栋屹立在山间的高楼格外醒目。这是白沙村年出栏26万头商品猪智能楼房建设项目,与传统养猪“脏乱臭”的环境不同,这里干净整洁,并无明显异味。“我们这里智能温控、自动料线等‘智能家居’一应俱全,一到饭点,饲养员只要动动手指,料罐里的饲料就通过管道传输到每间猪舍。而且每头猪吃多少饲料、喝多少水,也都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系统了解,随时掌握每头猪的健康状态。”侯二河说道。

  一个养猪项目,映射出白沙村目前的发展趋向:从高消耗、高污染向环境友好型转变。

  近年来,侯二河对村里的农业基础设施进行大力改造和提升:兴建智慧灌溉设施,硬化田间道路,把2000余亩的大田农业基地建设成为了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新建了10万立方米的储水设施,满足了全村农作物的灌溉需求;对村现代农业园区的整体景观和数字化、智能化温室改造项目进行高规格规划设计和建造;村内建设了物联网平台,并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大数据传输系统。

  在侯二河的带领下,白沙村与河北农业大学合作,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起了60多座现代化日光温室和春秋大棚,种植西红柿、西葫芦等几十个品种的蔬菜。为了实现规模化生产,侯二河带领村“两委”将全村的2650亩土地全部收归村集体所有,种植红薯、玉米、小米等粮食作物,并在村里投资兴建一座农产品加工厂,将红薯和小麦加工成年产107吨的淀粉、25吨粉条、1吨粉皮、1吨粉丝、2万吨面粉,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当前,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白沙村既没有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也没有历史遗留下来的人文古迹,如何在乡村旅游领域分一杯羹?侯二河想出了一条新路径:打造“都市型村庄”。

  为此,他专门把专家教授请到村里来,为村庄发展“把脉”,力图将白沙村打造成一个4A级、全面发展的新业态村,具体为:打造“一核双轴”的晋冀鲁豫全域旅游示范地,“一核”就是以旅游发展为核心,以白沙故事为脉络,阐释白沙精神,展示白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双轴”,即由白沙村约3.8公里景观道、迎宾街构成景观游轴线,把进出白沙村的必经之路串联沿途旅游点,打造景观走廊。

  经过近几年的规划,如今的白沙已初具雏形:山上如诗如画的景观与村边的如意湖、朝阳湖等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生态旅游优势得到了凸显。目前,白沙旅游公司已与北京、山东等省内外20多家旅行社签约,2022年全村的商贸旅游实现利润将近800万元。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我从小在白沙村长大,在我看来,白沙村的楼房是整齐的,村民关系是和谐的,是一处难得的宜居之地。”90后宋龙涛目前是白沙村体育馆负责人,大学毕业后,他选择回到家乡。“这里有乡村生活特有的安静恬适,又能享受到城市生活的全部便利。因此,我毕业之后就选择回来,建设家乡。”

  宋龙涛的感受,无疑代表着全体村民的感受。从2003年起,侯二河就带领村民开始了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建起了六纵三横九条街道,建成了有着10个小区的城镇化新村,让村民住进了干净整洁、宽敞明亮的楼房,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

  光改善居住环境,尚不能完全拉近村里人与城里人的生活差距。侯二河又相继建起了河北省首家农村数字化电影院、首家设施完备的村级广播电视中心、首家藏书超过3万册的农村图书阅览室。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占地13310平方米的人民体育馆,馆内设有健身房、游泳池、台球室、射击场等,各种体育器材一应俱全,且全部采用国内外一线品牌。“这样的设置,不仅在农村处于一流水平,放在城市里也不差了。”侯二河乐呵呵地说道。

  如今的白沙村,村民家家住楼房,户户有汽车,村集体免费供给米、面、油等生活用品;水、电、暖、燃气、医疗和养老保险费用全部由村集体承担,村民们过着殷实愉悦的生活。“我在刚当上村书记的时候就在心里起誓,一定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现在终于实现了当初的誓言。”侯二河由衷地感慨,“我这一辈子,值了!”

  本报记者 尹丹丹

责编:俞玺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