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论坛 | 让乡村产业向“新”而“兴”
2024-04-19 09:27: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关键在“新”,其特点是创新,而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必须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在发展模式、数字应用、人才培养上下功夫,加快催生新质生产力,以“新”促“兴”,为产业兴旺打开新空间、构筑新引擎、激发新活力。

  乡村产业要振兴,需要因地制宜,着力培育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品质和优势。在江苏,不少地方结合本地区位优势精准发展绿色产业,连云港连云区留云岭村通过构建“民宿+茶园观光园+N”模式,成为闻名遐迩的云雾茶孵化培育基地;常州溧阳主打沉浸式、互动式乡村旅游新形态,365公里的“溧阳1号公路”让“三山一水六分田”成“聚宝盆”;“射阳大米”“高邮鸭蛋”“阳澄湖大闸蟹”等均已发展成为质量上乘、品质稳定的特色产业。这些迅猛发展的乡土IP,一个“标志”富裕一方百姓的案例启示我们,在产业发展上深耕“差异化”“绿色化”“品牌化”,就能开辟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新路。“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探索新质生产力打开乡村资源的“新大门”,大有文章可做。要坚持筑牢“两山”理念,善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借生态“含绿量”不断提升产业“含金量”,顺势形成“绿色生产力”。要厚植乡土文化底蕴,培育农文旅、学文旅融合新业态,竞相推出差异化、多元化“跨界联名款”,让乡土产业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

  欲致其高,必丰其基;欲茂其末,必深其根。在农村如何催生、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不妨在各地“科技生金”的探索中找寻答案。比如,广州增城借助超低温冻眠锁鲜技术实现“挂绿荔枝”周年“鲜销飘香”;黑龙江抚远应用无人机播种助力万亩良田增产增收;作为“中国蔬菜之乡”的山东寿光探索“订制农业”“基地直供”等模式让蔬菜产业持续上扬“微笑曲线”……诸如此类注入科技动能的成功实践,极大彰显了乡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光明前景。因此,各地要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紧握“数字之笔”,融合新质生产力要素,勾勒出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加快实现产业兴农。持续搭建“新底座”,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畅通“信号链”“仓储链”“物流链”,让农产品产销“有门路”。稳步建立“新支撑”,深化现代化农机、精深加工、保鲜等技术应用,推进农业标准化、智能化生产,实现高效供给和增收富民同频共振。不断解锁“新技能”,让手机成为“新农具”,搭上农村电商这列数字快车,向“流量经济”“平台经济”要产能、要效益,真正为产业发展插上“数字翅膀”。

  推动乡村产业向“新”而“兴”,离不开人才这个“关键增量”。浙江作为“千万工程”的起源地和率先实践地,在今年“新春第一会”上提出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聚焦乡村全面振兴壮大乡村人才队伍,正是深刻认识到了人才对于产业振兴的重要性。那么,究竟如何做实做细引育留用文章,进一步壮大乡村人才队伍?要优化留才环境,突出政府主导,把乡土人才建设纳入人才工作体系,搭建引才聚才平台,在建设正向激励体系上下功夫,做好各项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让广大人才能够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尽展才华。要做强“头雁”方阵,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大力推进创业型村书记队伍建设,常态化开展梯度培育、专项扶持、精准滴灌,全面提升基层治理人才能力和水平,真正实现“选好一个人,带动一个村”。要蓄积人才“活水”,围绕“引得来、育得出、用得好”导向,树立系统思维,鼓励和培养更多高技能工作者、实用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等“新农人”服务农业农村,助力乡村“产业版图”不断扩大,从“新农人”变成“兴农人”,最终落脚“农民富”,让农民过上好日子。   纪欣(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驼峰乡人民政府)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