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保护好高原湖泊,不让一丁点污染下水,一边要靠水吃水,不能让群众守着美丽的湖泊过穷日子。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如何破解?笔者走进泸沽湖畔的云南省宁蒗县落水村,寻找答案。
落水村是一个著名的摩梭母系制文化村和旅游名胜地。走进村落,一条宽阔的水泥路穿村而过,客栈、超市、酒吧、服装店等映入眼帘,来自各地的游客在湖边赏景。
早年的落水村不是这样的。由于山高路远,耕地少且肥力低,村民们守着美丽的泸沽湖过穷日子,依靠种玉米、土豆和捕鱼勉强度日。当地为此有“嫁女不嫁落水村”的说法。
如何让资源鼓起村民的“钱袋子”是落水村党总支最头疼的事情。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他们看到了希望。村党总支依托泸沽湖高原湖泊优美风光和独特摩梭母系文化底蕴,坚持党建引领成立“旅游合作社”发展乡村旅游,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为进一步减少泸沽湖污染负荷,减轻生态保护压力,村党总支积极动员党员群众,响应《云南省泸沽湖保护条例》《云南省泸沽湖湖滨生态红线及湖泊生态黄线“两线”划定方案》等政策文件要求,还田于湖,还林于湖,还地于湖。村党总支书记曹寿山态度很坚定:“只要守住美丽的泸沽湖,大家永远有钱挣,污染了泸沽湖,那是砸了子孙后代的饭碗。”党员干部带头,村民跟着干。截至目前,村里已全面拆除沿湖17处亲水平台和6个码头并恢复自然形态,拆除生态红线范围内160户民居客栈建筑,完成5条主要入湖河道和4条山水沟渠的治理任务,推动湖水水质不断优化、水岸风貌持续改善。
摩梭人在上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俗,村党总支按照“优美风光吸引游客,摩梭文化留住游客”的思路,坚持传承独特摩梭文化,日常在大落水码头广场组织摩梭“甲搓舞”,每年组织“转山节”赛马活动、祈福仪式等,让广大游客领略摩梭文化。依托“泸沽湖景色观光+民宿客栈+摩梭风情文化旅游”的产业发展模式,构建以文旅产业为核心,依靠山、水等自然资源,结合民风民俗风情特点的发展格局。如今,大多数村民都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从事旅游接待、游船、民族传统打跳、民宿客栈经营等工作。截至2023年底,落水村人均年收入达2.8万元。
通讯员 宁蒗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