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村庄我代言
主持人:欢迎大家参加本次板凳会。请各位化身“村庄推介官”,晒晒村里的文化“家底”,也说说最近的新变化。
宋琪:“蕲城如在桃源里,惟见风帆送客船。”在蕲县村内,既有距今2600多年的蕲县古城的城墙遗址,也有桥上阁、观星台等蕲县八景中的六景遗址。为加强对古城墙的保护,我们收集了相关史料和现状材料,通过招标组织编制蕲县古城遗址整体规划,联动周边资源统筹推进,确保遗址保护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同时,加强对古城墙遗址保护范围内农业生产的引导。
杨衡:槐树湾村背靠大刘山,起源早且几近失传的陶瓷“裸烧”工艺,在这里薪火相传。文化的魅力在于传承,传承最好的方式是让人看见。槐树湾村按照修旧如旧原则,整修古窑洞、古民居等,整合流转村内古式建筑。目前,共回收房屋227间,其中出租211间,实现村民年分红8万余元。同时,我们借助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的技术力量,打造集陶艺制作、展示、体验、餐饮、民宿等于一体的国际裸烧陶艺村和钧瓷文化旅游胜地。2018年,槐树湾村创办了创客基地,去年底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0余万元。
张成:引坑村是桐庐最大的钟姓族人居住地,村里最引人注目的古建筑是钟氏大屋,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我们村还有一门传承近千年的手艺叫索面。2020年,引坑村将闲置的文化大礼堂改造为索面共富工坊,依托1个索面工厂、6间非遗工坊室,辐射带动了多个家庭非遗工坊,通过统一品牌、运营、包装、销售,最大程度提高产品附加值。这一发展模式也入选国家级“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名单。去年,我们打造了索面非遗工坊集聚区,其中14家手工小作坊已激活“浙食链”作坊端,走上了更规范的发展道路。
罗斌:干田村现存传统建筑有50余栋,房屋多为曲尺型、一字型青瓦覆盖木房,配有梅花鹿、松、柏等图案的雕刻花窗。村里现存的鞍子苗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有确定的传承人,也是全村都在参与的项目,传承状况良好。除此之外,我们还有苗银锻制技艺、传统木刻等5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几年,我们加大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古老村落焕发新风采。更加令人振奋的是,我们的鞍子民歌“娇阿依”还唱出了国门、走向世界。
田达:何家岩村是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拥有全国唯一的360度临崖全景梯田景观。2023年,花田梯田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获得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我们坚持民俗文化为魂、山水村落为形、生态产业为本、美丽乡村为基,依托“一个草原、百年村寨、千年文化、万亩梯田”特色资源,盘活农民土地、房屋等资源,组织农民发展乡村新业态。与此同时,我们还把合作社作为乡村产业发展的主体,参与建设、主导运营、利益共享,打造高端民宿、无人便利店、农家咖啡厅等。2023年,何家岩村接待游客12万余人次,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699万元。
唤醒古村有新招
主持人:古建筑、老手艺凝聚文化记忆,也蕴含着强大的发展动能。为激活古村活力,你们做了哪些尝试?
宋琪:让传统村落活起来,我在充分挖掘并利用现有文化资源上下功夫。在村里老一辈人的帮助下,经过前期的实地走访调研,我已掌握村内各个古迹遗址位置、历史典故、现存状况等。在此基础上,我提炼总结出有辨识度的文化IP,并将现存遗址串联组合成了“蕲县古城地图”。下一步,我将会对部分历史故事进行二次创作,赋能文旅产业发展。
杨衡:我协助专家团队在村建立教授工作室,结合村内自然风貌和文化特色,提出了个性化的改造方案,打造具有艺术气息和地域特色的乡村风貌。我主动与省内多所高校联络,组织村中陶艺家深入高校、走进课堂,推进传统古村落进入高校学生视野。同时,承接高校研学游,邀请高校师生到村调研、创作,为有需求的高校定制伴手礼。结合裸烧实用器品性,我还帮助陶艺家进行产业融合探索,种植连翘等中药材,弘扬药膳文化。
张成:引坑村索面产业基本是家庭式小作坊,如何提高索面产业的经济附加值是我的主要思考方向。在村这一年多,我通过平时的调研发现,引坑村现有的索面包装种类多、档次低,没有形成标准化、统一化的包装产品,与引坑村主打的精品旅游配套产品有差距。因此,经过市场调研后,我为索面设计了4款包装产品。2023年,新合乡拨付20万元专项资金统一购买最新包装,并在全乡范围推广使用。
田达:激发传统村落的新活力,还需要数字科技来赋能。这两年,我们打造了共富乡村数字平台,开通“稻香何家岩”公众号、视频号,也注册了“花田何家岩商店”,利用数字化运营扩大知名度。同时,我们创新运营智慧认养“为村共富农场”,消费者可以通过线上程序认购何家岩梯田稻米。此外,还开通为村共富乡村经营服务小程序,开发乡村智慧导览地图,提供线上服务。
破局突围需兼顾
主持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同样面临许多共性问题,如何破局突围,推进传统村落的持续向好发展?
罗斌:我们村在保持村庄特色风貌的同时,在提升村庄舒适度、美观度上下功夫,新建了一条双车道进村路,打造了高标准农田、稻田综合种养小龙虾等。村庄特色文化保护带动了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又反哺了文化传承创新,助力干田村获评重庆市乡村旅游重点村。以干田村为观察样本,我认为传统村落要兼顾保护与发展,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张成:确实如此,同时要注意拿捏好保护与开发的尺度。规划上要紧紧依托村落的特色资源禀赋,兼顾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性,避免过度商业化,以确保村落差异化、可持续发展。拿我们引坑村为例,我们有非遗索面、有传统古建筑,无论是发展乡村旅游还是销售手工艺品,都应该紧紧依托这些特色资源,推出具有辨识度的“卖点”。与此同时也要学会借力,依托党建联建、政企民协同等,凝聚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最大合力。
宋琪:传统古村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乡土记忆,我将充分利用古建筑、古遗迹等文化遗产,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IP。同时,还将做好宣传,强化村民保护意识,在科学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改善、开发传统村落,避免走入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误区。学会借力这点我也很赞同,希望相关部门能强化政策扶持,出台更多针对传统村落发展的优惠政策,最大程度激发传统村落的发展活力。
杨衡:独特的文化IP能增加辨识度,但如何宣传推广出去呢?我认为,要摸准并顺应当下的传播规律。一方面,结合村史、民俗、传说等,与当下热点话题巧妙融合,吸引更多人愿意来看;另一方面,也要用更加年轻化的表达方式,让年轻人喜欢听、听得懂。这两方面要兼顾,更要注重平衡和取舍。
田达: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资金和人才保障。我认为,可以组建专项资金池,确保金融支持的力度够、节奏稳、结构优、可持续,确保资金足够付、项目能落地。同时,强化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坚持引育并重、用留并举,通过本村能人培训、专业机构陪跑、驻村干部陪伴,实现专业人干专业事。
本报记者 刘凤双 周妍 刘琼
通讯员 陈文燕 李贤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