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出路 | 农田转出去,农民何处去?——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探索乡村就业增收路
2024-12-13 10:28: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通讯员 王国营 刘柯旋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12月3日,暖阳倾洒,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高林村镇麒麟店村合作社科技示范园内一片忙碌。七八个村民正娴熟地为大棚里的西红柿疏枝打杈。“这些都是村里上了年岁的‘种菜能手’,自家耕地流转到村合作社后,他们每天来园里上班,工作不累,日工资110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董利民说。在种植、采收、销售期,15座大棚的用工还需增加一二十人。

  麒麟店村有1300多人,拥有1400亩耕地,是个传统农业村。2023年,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土地合作社,采用“保底租金+利润分红”的模式,流转村民土地1100亩,小田并大田,实行机械化种植小麦、玉米;同时设立60亩农业科技示范园,试种、推广新型设施蔬菜。在区农业农村局、气象局和镇政府的支持下,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安装智能灌溉设施以及墒情、虫情、天气预警系统,修建田间水泥路。粮食连年丰收,实现了村集体与农户的“双赢”。

  农田转出去,农民何处去?麒麟店村党支部坚持强农、重工、兴贸并举,多方拓展就业渠道。合作社根据农时,吸纳有能力、愿意种地的数十位村民务工。以村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依托,引导百姓利用300亩“自种田”种植特色果蔬,发展绿色采摘、休闲农业,精品西红柿、黄瓜、桃等通过稳定的供货渠道直销北京新发地市场。在村委会门前设立农副产品微市场,供群众摆摊设点。

  村“两委”积极协调占地、水电、运销等事宜,支持村内电子产品组装、大件运输、养殖屠宰、网络电商等28家大小企业摊点稳步发展,吸纳 20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联合区妇联、科协等单位,举办家政服务、食品加工、手工制作等多门类技术培训,提升全村妇女的生产技能,增加就业机会。

  “田成方,路成网,全村无闲人,户户有收入,我们办好土地合作社的信心更足。今年,从中国农业大学引进的小麦优种长势良好,已经与高端面粉加工企业签订小麦收购协议,每公斤将高于市场价0.3元,确保粮食增产又增效。”董利民感慨道,合作社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麒麟店村成为徐水高素质农民培训基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示范村、河北省美丽休闲乡村。

  据徐水区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全区以麒麟店、商平庄等一批“农工贸共兴村”为示范引领,组织推动、因地制宜,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达到 281个,流转土地62695亩,实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乡村和美。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