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大菉镇百里村位于防城区西北部,是十万大山剿匪重大军事行动——那厚战役所在地。1950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151师451团和防城地方武装、民兵围剿并歼灭驻扎在那厚组的韦秀英众匪,电影《英雄虎胆》便是以该剿匪战役为原型所拍摄。百里村那厚组被列为中国传统村落,那厚古民居建筑群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自被列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以来,百里村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依托现有红色资源,把党建引领、红色传承、乡村建设紧密融合,为乡村振兴搭载起“红色引擎”。
建强“红色阵地”,抓党建赋能文化振兴。我们把赓续传承红色血脉作为工作重点,积极动员村干部、党员骨干、退役军人等提供史料素材,深入挖掘那厚剿匪故事,争取各级支持建成剿匪历史展览馆、剿匪纪念公园和红色长廊。同时做好红色资源的阐释和宣传解读,协助拍摄的《忆红色经典,传红色精神——走进百里村那厚之战旧址》课程成功入选广西干部网络学院党史、国史、国情形势教育类选修课。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干部队伍的作用,组建老党员宣讲员、专业讲解员、小小讲解员、志愿者宣讲员等4支红色文化宣讲人才队伍,开展剿匪故事进党课、党日活动进村入户、红色故事进校园“三进”行动,实现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截至目前,百里村已累计接待区内外机关团体100余个,接待各地游客3000余人次,成为红色故事的新晋“打卡点”。
打造“美丽家园”,抓人居环境促进乡风文明。我们坚持把改善人居环境与红色文化传承相结合,把提升村民“幸福指数”作为红色村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推进小河流域整治项目,完善河道基础设施,改善河道水环境,推动红色村庄“颜值”与“内涵”双提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30名无职党员设立党员先锋岗,通过组织党群志愿者、评比环境卫生“红黑榜”、“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等举措,建立“党员巡护、村民自护、村委维护”的人居环境管理机制,引导村民参与乡村治理,让村民成为美丽村庄管理的主导者,一体推进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拆临拆违,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擦亮和美乡村环境底色。2024年以来,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人居环境等重点工作,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5件。
壮大“特色产业”,抓融合发展凝聚振兴合力。我们以“海边山党旗红”党建品牌为引领,聚焦“万里万山红”特色党建工程建设,通过党委发动、支部推动、党员带动、党群互动,把发展“庭院经济”与红色村庄建设、促进群众增收有机结合,引导、鼓励农户积极盘活房前屋后及院落闲散空间资源,带动30多户村民发展黄心木薯种植、水蛭养殖等不同类型的庭院经济,建设水蛭养殖箱150个、种植黄心木薯100亩,通过实用技术培训带动70余户脱贫户掌握水蛭养殖技术,特色产业为村集体经济增加6.5万元收入。同时,以产业跨村联建为抓手,辐射带动周边大菉村、那排村、米中村等5个村养殖水蛭,把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强村富民的产业优势,有效激发产业聚合力。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做好“红绿融合”文章,大力发展水蛭养殖、黄心木薯等区域特色产业,强化乡村“造血”功能,努力让百里村红色文化更红、绿色产业更旺。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大菉镇百里村党支部书记 韦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