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之舞之辞旧岁 乡间风采看村晚
编者按:春节临近,乡村的年味愈发浓郁,全国各地很多村庄正举办村晚联欢活动。村晚不仅是乡亲们载歌载舞、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更是乡村文化传承的展台,也是凝聚乡情的纽带。我们选取了全国各地5个村庄,聚焦各具特色的村晚故事,展现“咱老百姓”的文化自信,带您感受乡村年味的魅力。
浙江山下村:古风村晚别样潮
手持鱼灯的女子在鉴湖边游玩。(仙居县委组织部供图)
“来,尝尝刚出锅的泡鲞,又脆又香!”村民王美云熟练地调浆、埋鲞、下锅,热气腾腾的摊位前人头攒动。另一边,跳跳马热闹开演,戏班子咿呀弹唱……年味“噌”地一下满溢了整个市集。
1月19日,年货非遗市集暨村晚活动在浙江省仙居县皤滩乡山下村开启。这场别样的村晚,从白天“闹”到黑夜,以村道、古戏台、鉴湖为舞台,党员干部、乡村运营合伙人齐上阵,为村民和游客们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
“这场市集办得真不错!”赵江波,皤滩乡汤坎头村的“共富生活委员”,听闻活动后也来现场卖本村特产。在仙居,有一支327人的“共富生活委员”队伍,他们是熟悉村情、热心村务的党员干部,积极走村串户、对接平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助推土特产走出大山,带领村民增收致富。赵江波告诉记者:“这次市集这么热闹,我们几个‘共富生活委员’也一起过来摆摊,借此机会让村里的土特产‘破圈’!”
美食愉悦味蕾,文化滋润心灵。仙居花灯、缠花饰品、钩针文创是游客们的心头好。在皤滩乡党委的组织下,本次年货非遗市集邀请了多位省市级工匠人才和非遗传承人前来展示技艺,让大家学得尽兴、买得高兴。“乡村振兴,人才为要。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展示平台和阵地,不断加强技能型人才队伍培养,能有力助推文化传承和业态创新。”皤滩乡党委书记朱斌说,“老手艺不能束之高阁,要在传承中焕新,这次市集就是一次生动的展示。”
“哇!快看!”身着马面裙的姑娘们乘舟而行,引得岸上人一阵惊叹。她们巧笑倩兮,热情招手,邀请大家共赴这场古风之约。还有挑担货郎、店小二、唐宋文人,与村民朋友们积极互动合影,让人沉浸式体验古风集市的繁华。
“看到更多人能因为我的创意和点子走进山下村,我心里就暖洋洋的。”林燕是皤滩乡“人才入乡”激励机制吸引来的青年创客,在山下村成立了摄影和策划工作室,也是这场国风市集的策划人之一。为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乡党委、政府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等措施引导青年人才返乡创业,为乡村带来新思路、新视野、新活力。林燕说:“不是我们赋予山下村魅力,而是山下村成就我们的梦想。”
夜幕降临,鱼游灯会的灯光照亮整个村庄,身着汉服、手拿鱼灯的小姐姐鱼贯而出,灯光倒映在水面上,星星点点。游客与村民们携手漫步,欣赏着这如梦如幻的美景,共同分享着村晚的欢乐时光。
“这场独具特色的村晚,会成为大家新春记忆中一抹绚丽的色彩。”皤滩乡组织委员王希表示,这次非遗年货大集,热在乡村、乐在群众,展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风土人情,将人才、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是党建引领人才入乡促乡村振兴的一次生动实践。
本报记者 周妍 通讯员 吴宇翔 郑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