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要拿捏好“火候”
2011-10-14 12:00:00
为了带领群众创业致富,到村后,我背着被子在村里整整住了一个月。一个月里,我走遍了顾岗村16个村民小组、523户农家,白天和群众同吃、同劳动,晚上到农户家里侃大山。
我发现,顾岗村一直有手工制作和销售糯米糍粑的习俗,但却挣不到什么钱,村民分散落后的手工加工方式不能适应大市场的需要。为此,我多方请教专家,想出了一个帮助村民致富的点子,那就是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营销,推出地域特色的糯米糍粑。
于是,我着手筹建糯米糍粑专业合作社,这是我到村后点的“第一把火”。希望通过合作社来打响品牌,增强糍粑的市场竞争力。
起初,群众对合作社不了解,怕吃亏,都不愿入社。我采取了两个办法,一方面积极向村民宣传入社的好处,另一方面,引进产量高、糯性好的新品种“珍珠糯”,新品种不但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产量还比传统糯稻提高20%。
2009年7月17日,由我牵头的羊山新区北湖香糍专业合作社揭牌成立。2010年12月,合作社被授予信阳市第二批市级示范社。截至目前,已发展社员152户,流转土地面积621亩,去年销售糯米制品40万公斤,户均增收7000余元。
群众创业为啥难成功?我觉得,有时候,就像煮一锅水,就差最后一把火。当然,这火什么时机点、点在锅底的什么部位可是技术活,很有讲究。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河南省信阳市羊山新区北湖顾岗村副书记张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