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成长一得> 正文
用创业向青春致敬
2015-04-07 16:21:00

  两年的村官任期结束了,我想如果不能给自己的这段经历留下些什么回忆,那是青春的损失,是一件比失败更可怕的事情,尽管这回忆里有欢笑也有泪水。于是提起笔来,饶有兴致的从午后写到深夜,把这两年来每一次内心的悸动都记录下来,算是向青春致敬吧。   

  选择  

  人生,无时不刻不在面临着选择。两年前,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农村小子,在毕业后义无反顾地选择辞掉了城里稳定的工作,回到了自己生长的小山村做起了大学生村官。一时间,这消息在当地炸开了锅,所有人都认为,他一定是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了才会回来的。那段时间,各种各样的评价如同潮水一样不停地冲刷着我的耳朵,也冲击着我的心理防线。这些人中,有很多是我的亲朋长辈,也包括自己的父亲。“在农村供个大学生多不容易啊,你要读书,我再苦也供你,可供了这么多年,你还回来了,你让我的老脸往哪儿搁,跟你一天都丢不起人,我不指望你出人头地,但起码…起码你也得像个样儿,以后没人管你!”我被父亲的话晾在原地。

  是的,父亲的话是有道理的,我能理解,我也不怪他不支持我,因为我知道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供出一个大学生是有多么的艰难。可是,我依旧不顾一切的选择了这条路,我认为这不是青春的冲动,我想让我的青春更有价值,不应该在平平淡淡中度过。我宁愿迎着别人嘲笑的目光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去做最真实的自己。当然,我也知道有选择就会有风险。

  归程

  县委组织部对接会结束后,我跟着镇里的副镇长一起回来。归程,是家的方向。半路上我很少说话,因为我真不知道说些什么,沉默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回到了镇政府,领导安排我和村书记见面,其实我们早就认识了,书记是看着我长大的,不过还是搞了这个仪式。镇领导告诉我们村书记:“这个村官虽然在你们村任职,但是现在到年底了,镇上缺人手,我们先借过来,也让他熟悉熟悉工作,等开春了再让他回去”。还礼貌性的问我有没有车回家,我说没有。是的,我撒了谎,其实路过的车有很多,我也并非矫情,只是觉得如果镇上派车送我回家,让乡亲们看一看,我是下派的大学生村官,满足一下我心底仅存的一点虚荣心而已。现在看来,当时的想法是如此幼稚,但却是我内心的真实写照。

  就这样,我在老乡们的眼里成了机关干部,在机关干部的眼里我又成了勤务工,恐怕就连自己也迷茫了,我回到家乡当村官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出路又在哪里?  

  倔强

  每个人的骨子里多少都会有些倔脾气的,这被我们年轻人称为“个性”。没有个性的人会圆滑很多,就像河里的鹅卵石,不会受到冲击,很安全,但终究是没有锋芒的。没有锋芒的青春,不精彩。

  2013年的网络语,叫做“No zuo no die”,意思是说,不作死就不会死,什么是“作”?我想倔强就是一种“作”,而我就是那个倔强的小子。我不屑在乡镇干着内勤打杂的工作,不想被没完没了的表格与文字材料所淹没,我想做个接地气的村官,就扎根在村里干出点事儿来。我想发展林下刺嫩芽(我们地区的一种山野菜),这当然不是我的突发奇想,而是我在大学时候参赛的一个课题,可以说在脑子里思绪很久了。我以为这是自己深思熟虑的想法,是万无一失的计划,一定会受到领导的赏识和父母的支持。可是汇报后,苦苦等待换来的是石沉大海,再无回音,满心期待的支持也变成了异想天开的瞎折腾。

  没错儿,我说了,我是有倔脾气的,我就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犟种儿,你们不看好,我就自己干,我不怕失败,因为我坚信遗憾要比失败更可怕,青春中可以多一些失败,但是不应该留下遗憾。

  失败

  是的,你猜对了,很快我就付出了“倔强”的代价,理所应当地迎来了属于我的失败。

  我用自己口挪肚攒的六千元工资,又东借借西凑凑,准备了一万多块钱,通过朋友介绍买了刺嫩芽苗子,在自家的山林里拾掇起来。没用多长时间,就长成了一大片。看着那些幼苗张牙舞爪地扎在一起,我甚至想到了它们来年丰收的情景。我看着它们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有时候还会站在山上傻笑,那时候,内心充满了期待。

  我种植山野菜的消息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说什么的都有,“好好的机关干部不当,回家整那破玩意儿,那玩意要是能赚钱我们早弄了,还用等你,瞎折腾!”,“作吧,把自己赔进去就好了” 还有个以前的村干部,拍着我的肩膀笑着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总之有喝倒彩的,有看热闹的,有不屑一笑的。有段时间,我再上山时,走的都是小路,不敢走在村里头,我害怕了,我不是怯弱他们不解甚至嘲讽的话语,只是希望他们看不到我,这个话题也就慢慢散去了,不想父亲成为大家茶余饭后议论的焦点,以免伤到父亲的自尊,毕竟在这个小山村里,谁家的孩子如果工作在大城市,那是件很值得荣耀的事情,而现在这份荣耀显然不属于我。

  冬去春来,冰雪消融,我所期盼的春天终于到了。大地苏醒之时,山上的一切都恢复了生机,唯独我的刺嫩芽枝干却没有萌发新芽,而是在慢慢枯萎,最后几无幸存。我搞不懂什么原因,只觉得一个冬天的期盼瞬间化为泡影。

  我哭了,很难想象吧,一个27岁的大小伙子为了一堆苗子哭。我站在山上,俯瞰村子,看着那三三俩俩的人聚在一起,我似乎听到他们在说:“看啊,这大学生在城里找不到工作,回来瞎折腾,怎么样,赔了吧,我早说过不行的…”痛彻心扉的失败让我的自卑感更强了,比起事业上的失败,内心的孤独感要更可怕。  

  坚持

  笑过、哭过、疯狂过、失落过。很多人开始在帮我从新分析着大学生村官的意义。有人说村官就是缓解一下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你应该利用做村官的时间,好好复习,把村官当成一个跳板,将来再考个选调生或公务员,也有人说像你这样的年轻人将来肯定能有发展,你应该好好和领导拉拉关系,好好表现,学学人情世故,还有人说你们这些村官都是政府的编外人员,哪叫哪到,你应该安分一点……

  失败,让我更清醒,也让我更坚定。我不想虚度时间、碌碌无为,不想循规蹈矩地走在别人划好的道路上,我只想做最真实的自己。我要成为自己人生的主角,即使没有光环闪耀,没有鲜花捧场,我也要坚持下去。

  我要飞翔,就算没有坚硬的翅膀,我要歌唱,即使没有人为我鼓掌,我要用青春铺路,没有什么能把希望埋葬。

  转机

  承认失败很容易,毕竟现实就摆在那里,可是我没有资格说失败,我奋斗的脚步不会停歇,梦想的雏形依旧在勾勒。

  总结经验,问计年长的老农,问计农学专家,学习技术,寻求扶持,半年下来,我已经成了农发局、科技局、扶贫办的常客。自己也在挫折中总结经验,我不用人家提供的幼苗,我自己采籽培育行不行?我从临近的山区移栽行不行?秋天的时候,我又种植了一大片。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我终于迎来了转机。第二年春,幼苗的成活率超过了六成。当我满心的期待终于如愿所尝的时候,仿佛这个世界只有你自己才会像神经病一样欢呼着,而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无奇。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刻,我体会的尤为透彻。

  初衷

  “帮助家乡父老实现致富增收”,这是我刚上大学时就有的愿望,这一初衷,至今一刻不曾忘记。可是要动员大家和我一起干,人家凭什么听你的啊?再说,你算成功了吗?

  机遇可能就是这样,上帝让你经历痛苦之后,肯定是要给你回报的,关键是你要坚持到恩赐降临的那一刻。在一次外出培训中,我结识了一位企业家,一位始终致力于农村发展的企业家。经过我们的沟通和交流,他被我的故事所感动,我们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把我的山野菜经过他们公司的加工、流通,直接打入到大城市的超市、酒店,实现农超对接,减去了很大一部分买卖环节,这在以往是我想都不敢想的大好事儿。

  我本以为自己的努力会得到乡亲们的欢迎,自己的事业马上会迎来又一个春天的时候,我发现我还是错了。这一刻我才认识到,尽管过去的二十几年里,我与这里的父老乡亲朝夕相处,但是我还是缺乏对基层的了解,特别是对农民的了解。“一个小孩儿,人家凭什么和你合作,说不定是骗你的”,“这破玩意山上有得是,你说还能批量进超市,这不扯淡吗”,“整这玩意,还能发家,你等着吧”。

  在此之前,我觉得自己创业最大的困难是资金,在这个社会有了钱还能有摆不平的事儿?可是大家的反应让我猛地惊醒,要带领农民创业,实现我的初衷,资金不是最大的难题,最大的障碍是农民的思想,是凝聚人心!  

  登场

  我曾呆坐在村头的老树下冥想过,我曾在瀚如烟海的典籍中寻找过,我也曾在林间弯曲的小路中思索过……怎么才能引领思想,凝聚人心,怎么才能让大家都跟着你一起干。几次的冷落使我意识到,方法就是多做一些让他们摸得着看得见的事儿,打出样儿来。

  我一定要做到!我一遍一遍给那个企业家打电话,希望我们去搞个签约仪式,希望来个精彩的关于农超对接演讲,希望乡亲们能通过这些了解外面的世界,可是人家一遍又一遍的辞掉。我相信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放弃就意味着失败。终于,我的真心和执着再次打动了他,我们在镇里顺利的举办了农超对接的签约仪式,企业老总为乡亲们做了关于农超对接的演讲,为我们展示了公司的产品和销售情况。台下就是我们的村民,我让他们实实在在的看到了这一幕,让他们知道了很多过去不敢想的事情,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大家的心,动了。

  我相信这是我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次登场,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郑重的承诺,只有老百姓之间最质朴的真情,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刻,我才刚上路。

  改变

  签约仪式的成功举办,为乡亲们带来了变化,这变化触及思想,是我想要的效果。不过,一次的绽放显然是不够的,关键是闪耀过后,还能有多少持续的光和热。

  我一直在努力,村里的山野菜从最开始的几十亩,到现在的六百多亩,陆续有30多户村民跟我一起发展了山野菜,包括刺嫩芽、蕨菜等多个山野菜品种。我把“家家悦”农超对接模式带回了村子,与沈阳华农商贸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开通了网站,拓宽了山野菜销售渠道,实现种植户人均增收5300余元。我的事迹相继被省市媒体关注,今年辽宁省电视台“创新辽宁”节目为我做了专栏报导,在团中央组织的“寻找乡村好青年”活动中,我的事迹在中国青年网上展播,还作为大学生村官群体代表,参加了抚顺团市委举办的“奋斗的青春最美丽”颁奖晚会,并入选抚顺团市委委员。

  改变,真的发生了。现在不光我的想法多了,乡亲们的想法也多了,一个季节性很强的品种,能不能在不破坏品质的条件下储存更久?能不能让清理出去的枝条进入大棚,实现反季节栽培?如何能在每年春节前后实现产量的最大化?能不能让销售单一的品种,发展成多元化的市场?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能不能走向合作社经营?哪些部门能争取到最新的政策扶持?这些问题,我们在想,也在做。

  无悔

  故事说到这,是我该说再见的时候了。两年的村官时光匆匆而过,如果需要给自己一个评价的话,我想“无悔”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一个人一辈子不去尝试,不去抉择,不去冒险,那他永远都不会失败,但是这样的人生不精彩。相反,你做过梦,发过疯,哭过,笑过,奋斗过,憧憬过,在芸芸众生中,你就活出了最精彩的自己,纵使失败了,也无怨无悔。

  每一个人的青春都不尽相同,命运可以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那是为了让你用一生的奋斗去书写更长的、更精彩的故事。聆听别人的故事,不如去创造自己的故事。这是写给我的故事,也是写给所有大学生村官朋友们的青春记忆。(作者:原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木奇镇赵家村大学生村官)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邱博扬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