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这段入党誓词我熟记了许多遍,深深镌刻在心底。
印象中有三次刻骨铭心的宣誓:第一次是发展为预备党员,在学校国旗广场,迎着初升的朝阳,目视仪仗队昂扬的姿态,面向镰刀斧头庄严地举起右手。那一刻心底无比激动,终于成为党组织——这个全国八千万成员大家庭的一员,是荣耀,是鞭策,是希望。第二次宣誓是毕业前夕,学院党委组织了一次特殊的主题党日,欢送党员毕业生奔赴全国各地,在党旗下重温入党初心。犹记那次的心情,一名“老党员”时隔六年再次宣誓,有反思,有遗憾,有不舍,有许许多多难以表达的情愫。这是党组织对踏出校门党员的谆谆教诲,是组织领导的殷切希冀。第三次宣誓是在村官培训当中,参观沂蒙老区教育基地时,我们重温入党誓词,向革命先烈敬献花圈。许是边听边看了革命前辈的动人事迹,作为领誓人的我能感到自己声音的震颤。也是在那一刻,在心底埋下一颗“干好事、干实事”的信仰的种子,要让这次宣誓对我的震撼贯彻整个村官路。
党员是成为村官的基础条件。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党龄7年;我是一名村官,“官”龄1年。作为村官,我主抓村里的党务工作。那些党章里的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权利与义务在这里变得真实可触。在主题党日活动中,我们如一个大家庭般学习交流;在组织生活会上,我们如良师益友般直言不讳;在书记讲党课里,我们如小学生般求知若渴。要问党务工作难不难做,我想,是的。信仰总是出于现实而高于现实,会让我们觉得力不从心遥不可及。然而信仰亦是引航塔、是启明星、是燎原的星星之火,有了信仰才能有提升有突破。党务工作千头万绪,需要细心;党务工作细碎多样,需要耐心;党务工作涉及面广,需要责任心。党务工作还需要与时俱进,需要接地气,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体悟到严谨、细致与担当。
我所任职的东魏村是城中村,经济条件较好,没有贫困人口,但是村两委成员老龄化严重,思想意识有些跟不上时代发展。抓好党务的同时,我也普及信息化知识,利用村干部值班坐班时间,和来文化大院的大叔婶子们聊天,有时帮他们摆弄摆弄手机,教他们用邮箱、微信,为村里申请了微信公众号和公共邮箱。他们逐渐学会了看新闻、发语音、视频聊天、发送邮件。我可以通过微信来和大家交流党务学习知识了,可以通过邮箱发送党务通知了,最为欣喜的是在利津县党建平台建成之际,我们村的党务干部能在第一时间学会平台操作,实时发起党务活动,查看支部信息。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对光荣身份我充满感激;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对村官工作我饱含深情。“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是我入村之初的誓言,我将用自己的拼劲、闯劲、干劲、韧劲,引领支部争先创优,打造党务过硬阵地,植根“红色引擎”,凝心聚力,实现更好发展。(作者为利津县凤凰城街道东魏村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