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之舞之辞旧岁 乡间风采看村晚
编者按:春节临近,乡村的年味愈发浓郁,全国各地很多村庄正举办村晚联欢活动。村晚不仅是乡亲们载歌载舞、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更是乡村文化传承的展台,也是凝聚乡情的纽带。我们选取了全国各地5个村庄,聚焦各具特色的村晚故事,展现“咱老百姓”的文化自信,带您感受乡村年味的魅力。
贵州摆贝村:村超村晚火出圈
摆贝村在贵州榕江的“村超村晚”活动中亮相。潘邵平 摄
1月4日,在贵州省榕江县“村超村晚·民族团结”2025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开幕式上,来自榕江县兴华乡摆贝村的“村超爷爷”杨老赶身穿苗族服饰,肩扛斗牛棕绳,胸前佩戴“光荣在党五十年”勋章,率领摆贝芦笙队缓缓入场,其后身着百鸟衣的苗族姑娘翩翩起舞。当晚,108支“村超”球队及村民拉拉队身着各式特色民族服饰依次入场,一场充满民族味的新春文化盛宴,让游客直呼“太震撼”“不虚此行”。
在这场比拼歌舞的“村超村晚”中,摆贝村《摆贝苗族芦笙舞》获评“村超优秀节目”。“摆贝的就是世界的。”被评为“村超优秀文化志愿者”的杨老赶激动地说。“村超爷爷”杨老赶2024年火爆走红,网上很多人都要买“村超爷爷”同款围巾。
“我们的苗族蜡染和刺绣是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如何接住‘村超爷爷’的流量,打响我们的民族文化品牌,我们有了新的思考。”摆贝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正文迅速行动,组织村集体经济公司组建蜡染刺绣车间,带领绣娘们制作村超T恤、“村超爷爷”同款围巾等,3个月就卖了7万多元,5位非遗传承人各自卖出了七八万元产品。目前,摆贝村掌握蜡染刺绣手艺人数超300人,古老的民族技艺焕发新的生机。此外,村里还推出拦门酒、芦笙舞、纺织染绣等研学体验,组织开展“苗年”等传统节庆活动。2023年以来,到摆贝村旅游人数超过20万人次,村集体经济创收20多万元,带动村民增收280万元。
据介绍,2024年以来,榕江县把“村超”作为推动农文体旅商融合发展的第一战略、第一赛道、第一事业、第一产业,全面发展“赛事经济”,让网红变长红、流量变留量、球场变秀场、产品变产业。摆贝村以此为契机,抓住“村超”出圈机遇,积极打造“云上的摆贝”IP,注册“摆贝”“摆贝苗王”等全系列商标,推出了“摆贝苗王”手搓辣、“摆贝苗王”酸汤火锅底料、“摆贝苗王”腊肉、“摆贝山泉”“摆贝酱香型白酒”等产品,助力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增收致富。此外,摆贝村还创新推出“我在月亮山有一栋房”的招商模式,实施“闲置住房变民宿”计划,建成“栖山海·摆贝”精品民宿、村集体公司特色民宿,带动村民自建“八娃民宿”,满足不同游客住宿需求。
“你看,我们的节目又获奖啦,这场村晚必将吸引更多游客来村旅游打卡。“村超村晚”现场,刘正文表示。通讯员 王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