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江苏淮海工学院建设的全国首个大学生村官史料馆落成。这是该校服务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又一创新举措。
该校党委书记陈明辉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党中央培养人才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高校应充分发挥人才培养和科研优势,将服务村官工作作为服务社会、服务中央和省委决策的新平台。”
近年来,淮海工学院在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训、工作宣传、理论研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有益的探索,不断延伸为大学生村官工作服务的链条。
首家史料馆 记录历史见证村官成长
走进淮海工学院通灌校区主楼13层,迎面看见一幅大型喷绘,画面中湛蓝的天空下,铺满金色向日葵的田野中,“中国大学生村官史料馆”的字样分外醒目。史料馆共三个展厅,占地面积400余平方米。中组部组织二局六处处长鲁晓东说:“这个史料馆的建设意义重大。”
全国大学生村官工程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大学生村官研究所副所长李义良常年深入农村一线,调研村官工作,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说起史料馆的建设初衷,他说:“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实施近五年了,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扎根农村基层,用所学知识,带领农民创业致富,这个群体和他们所做的事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必将被载入史册,我们就是想做记录历史的人。”
史料馆由陈列和展览两部分组成。陈列部分主要收集中央、省(市、区)出台的有关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政策文件,各地开展大学生村官培训工作的材料,出版、印刷的有关大学生村官方面的书籍,历届大学生村官论坛资料,各类大学生村官会议资料,领导重要讲话,音像资料,各地创办的大学生村官报纸、杂志,大学生村官工作日记、使用的实物等。展览部分主要展出自2008年大学生村官工作全面部署以来,中央、省市领导的关心关爱村官工作情况,大学生村官在基层一线干事创业、服务为民的情景等。
中组部、农业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大学生村官史料馆的建设给予了关心和支持,表示今后将在资料收集、场馆建设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有了大学生村官史料馆,我们服务社会的空间更大了。它既可以作为毕业生就业教育基地,又可以作为大学生村官培训的鲜活教材,还可以为村官研究提供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江苏省大学生村官研究所所长李勇说,“将来我们还要将所有的史料制作成电子版,方便更多的人来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