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组工在线> 正文
江苏泗洪大学生村官“三情”“四勤”
2013-10-21 09:57:00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我们作为一名带着新思维、新活力的新时代大学生村官,构成了新农村建设中一股新生力量,干群的“鱼水情”需要我们去体现,怎样架起干群的“心桥梁”,需要我们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过程中,深入村居了解民情,以奉献当先,以责任为基,为群众解决诉求,带领群众逐渐脱贫致富,不断的成长成才。然而在这过程中,如何做到让群众满意,群众认可,做到一位群众认可,领导赏识的好村官呢?本人认为结合自身实践,需要做到“三情”和“四勤”。

  一、带着“三情“融入群众

  一是感情。我们对于自己所任职的行政村居要要有真感情。我的村居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纯朴,村里的有劳动力的都外出种瓜或者经商,留下小孩和老人的居多,因此我刚来村里时接触的最多的就是阿公阿婆,这些留守人员是现如今我国需要特别照顾的人口大军,他们让我感受到温暖,并且给了我家一般的感觉,这种亲切感让作为一名新村官的我在工作上备受鼓励和动力,增强了工作的信心。二是热情。学习上,我们有了热情,我们就能成绩优异。生活上有了热情,我们便能够乐观豁达。工作上有了热情,我们才能被领导满意,群众认可。基层的工作头绪复杂,工作量自是不少,我们更要充满热情,不断的充实自身的,查摆自身的问题,完善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自己既要做好农民群众的朋友,也做好每位农民朋友的学生。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做好每一件事、学习好每一件事。三是激情。我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后,我们要一直保持激情。刚上任时,我们要驱除“学生气”来熟悉农村工作;现在,我们还要保留“学生气”,多深入农户,深入到田间地头,向老干部求教,拜群众为师,融入到农民生活中,用心去感受农民的疾苦,详细地了解村情、民情等基本情况;特别是走访贫困户、困难党员的家庭,切实协助解决好生活问题。

  二、坚持“四勤”服务群众

  一是勤动手。积极主动承担村务工作,整理党建资料、处理民事纠纷,参与村里道路建设、土地复垦、征地问题处理;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为加快农村信息化步伐服务,及时搜集、整理互联网上的政策、法规,加强实用技术推广,落实好对村民的教育培训工作。二是勤动脑。中国最广阔的土地在农村,发展潜力最大的是农村,最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三农问题;我们这群有知识有文化的有志青年,我们到农村去就是要带去我们先进的理念,多角度的去思考农村经济发展,从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造福百姓。三是勤跑腿。经常与农户拉家常,多深入农户,深入到田间地头,融入到农民生活中,用心去感受农民的疾苦,详细地了解村情、民情等基本情况;特别是走访贫困户、困难党员的家庭,切实协助解决好生活问题。四是勤学习。农村的工作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有其独有的工作方法;只有不断加强学习,熟悉农村政策法规,掌握农村工作方法,学习农村实用技术,增强为村民服务的本领,才能更好的开展基层工作。

来源:泗洪人民网   作者:孙园镇 朱秀敏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