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力度,从人、财、物多方面给予关心照顾。
开课授业,为创业打下理论基础。在大学生村官入职培训的基础上,每年举办两期大学生村官SYB创业培训班,采用共性理论辅导,实践经验分享,个性问题解惑的方式,最大限度满足大学生村官的学习需求。同时,突出培训实用性和针对性,以减轻创业起步的压力、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通过商务演练,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玩乐融入学习,进一步轻松课堂氛围,让大学生村官深入了解了创业前期的人员构成、商务谈判、市场竞争等方面的知识。
资金奖补,为创业充实物质基础。针对大学生村官创业资金筹集难等问题,海州区出台《关于大学生村官创业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每年安排50万元专项资金,遵循“专款专用、公开透明、科学管理、严格程序”的原则,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资金一部分用于大学生村官创业的银行贷款贴息和担保、再担保费用的返还,为每个创业项目提供5万元以内的免息贷款,一部分用于对大学生村官创业园(基地)、大学生村官优秀创业项目、大学生村官“创业之星”的奖励。
专家结对,为创业填补业务基础。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共同成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导师团,由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担任团长,安排区直相关单位负责同志、技术专家、青年企业家共同担任导师团成员,为大学生村官提供一对一帮扶。此外,导师团还建立了帮扶联动、跟踪服务等制度,明确农业、人社、科技等部门作为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政策咨询服务单位,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创业导师和大学生村官。导师统一印制联系卡,加强经常性联系沟通,定期对创业项目情况进行跟踪服务。
基地增效,为创业搭建项目基础。在先期成功的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基础上,搭建海州区大学生村官创业孵化基地,构建“典型示范+推广帮带+群体跟进”的多元参与模式,形成以点代面的催化效应,鼓励具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村官 “抱团创业”,进而解决大学生村官创业规模小、经济效益低、技术来源少、辐射能力弱等问题。截至目前,基地先后推出泥鳅养殖、对虾养殖、西瓜种植等一批颇具吸引力的创业项目,带动8名大学生村官成功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