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组工在线> 正文
陕西榆林下活村官工作“一盘棋”
2015-03-20 10:12:00

  陕西省榆林市近年来选聘大学生村官2616人,目前在岗1904人。该市重点在“选、管、育、用”四个方面狠下功夫,不断创新举措,健全机制,促进大学生村官队伍成长成才。

  公平公正“选”

  在选聘环节,榆林市严把“四关”,获得了社会广泛好评。

  严把资格审查关。专门抽调人员严格按照《审查流程图》分县区进行审核,将责任落实到人,将程序规范到位。严把笔试组织关。专门成立工作组,召开培训会,试题的运送保管、考点的设置、试题的装订严格参照高考模式运行,确保笔试工作规范有序。严把面试细节关。对面试评委实行外地抽调、全程封闭,对考生进行信号屏蔽、金属安检,对所有工作人员实行考前抽签分场,确保面试工作公正公平。严把工作监督关。坚持将监督工作贯穿于选聘始终,在邀请省、市领导以及媒体监督的同时,对笔试、面试实施全程视频监控摄录,确保选聘工作的“阳光操作”。

  健全制度“管”

  在大学生村官的管理上,榆林市坚持依靠制度管人管事。各县区普遍建立了大学生村官日常管理“六个一”制度,即每天一篇工作日志、每周一篇工作感悟、每月一次工作小结、每季一次思想汇报、每半年一份调研报告、每年一次述职评议;坚持日常考勤制度,对一年内无正当理由连续旷工超过15天或累计旷工超过30天的予以解聘,对在外兼职、出外就学、擅自借调等违反日常管理规定累计脱岗三个月以上的予以解聘。

  建立大学生村官联络员制度,通过建立QQ群、微博等方式及时了解大学生村官的有关情况,妥善处理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榆阳区制定了《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和《工作月报制度》等多个文件,签订了《大学生村官管理责任书》,明晰了区、乡、村三级联管联动责任。

  搭建平台“育”

  坚持把村官“当成自家孩子来关爱、当成优秀人才来服务、当成后备干部来培养”,积极搭建培养锻炼平台,帮助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保障专项培训经费,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按照每人每年不低于500元的标准,落实专项培训经费,确保每人每年参加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10天。认真落实村官待遇补贴,逐步建立大学生村官补贴增长机制,神木县已经参照公务员工资标准发放村官补贴,解决待遇偏低问题。

  对任职满一年且年度考核称职以上的大学生村官,安排到多个岗位进行能力拓展锻炼。府谷县积极安排大学生村官到信访岗位锻炼,仅去年以来就接待来访群众768余人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260余件。佳县通过建立“5+1帮带培育机制”,帮助村官不断端正思想、丰富学识、增强才干。

  拓展渠道“用”

  榆林市、县两级不断拓展大学生村官流动使用渠道。坚持把留村任职和考录作为流动的主渠道,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在村两委换届中,全市有369名大学生村官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139人经过选举担任了村委会主任、副主任。此外,全市通过参加省、市统一考试被录用为公务员和选调生的有203人、到企事业单位的有281人。

  同时,对于实绩特别优秀、在省、市有较大影响的大学生村官,严格选拔,大胆使用。全市第一届5名“优秀大学生村官标兵”已全部走上副科级领导岗位,另外还有18名大学生村官通过公开选拔和换届选举等方式进入了乡镇党政班子。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郝文锦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