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廊坊:因地制宜绘出好“丰”景
2024-06-25 17:14: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截至去年年底,我们村家居清洁用品线上年销售额达2亿元,智能化快递分拣中心日分拣量最高达30万单,人均年纯收入达5万元,村集体经济年增收40万元……”河北省霸州市煎茶铺镇平口村党支部书记王伟伟,近日满脸喜悦地说起村里电商销售的情况。廊坊市坚持以基层党建“领航工程”为引领,按照“党支部+电商+村集体+产业基地”的发展新模式,探索实施股份合作、承包租赁、电商直播等多种模式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企业员工在霸州市平口村党支部打造的“平曲印象”直播间直播。王伟伟 摄

  选优配强“领头羊”

  为有效破解引领人才匮乏问题,廊坊市深入实施村党组织书记“领头羊”工程,坚持选能人、用能人,着力选优配强村街“当家人”。截至目前,在全市3200名村党组织书记中,农村致富带头人的比例达72%。

  选好“火车头”只是第一步,推动他们有所作为才是关键。为此,廊坊市每年都会举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和“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示范培训班,为基层培育既懂经营又善管理的乡村骨干队伍。“今年4月市里组织的培训,让我对村街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和目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充分认识到我们谭家务村与优秀村街之间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发展油桃种植特色产业,推动‘一村一品’走深走实。”香河县谭家务村党支部书记王洪利告诉记者。据介绍,廊坊自去年开始,已先后对4.3万名农村党员、乡村振兴重点村驻村干部等开展了三轮全覆盖培训。

  因地制宜谋发展

  三河市大石各庄村距离北京、天津不远,这里的村民世代以种梨为业,有百年以上的梨树432棵。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石各庄村都仅局限于种植鸭梨、雪花梨、沙果梨这三个经济效益较低的品种。为了早日将老梨树变成了村民的“摇钱树”,这些年,村“两委”聘来科技人员采用高接换头技术,将老梨树改良成优质皇冠梨,并巧妙结合梨树资源和深厚的“百年梨园”文化,打造了“梨花节”“硕果节”“梨王争霸赛”等文旅活动,成功构建农业文旅与民宿体验的完整产业链。目前,该村年接待游客数量已达13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45万元。

  而位于廊坊市东北方向的大厂县南王庄村,则利用“大厂牛羊肉”的金字招牌,领办南王牧源农业电商合作社,以“党支部+协会(联盟)+电商平台+带货达人+商家”的发展模式,推动牛肉屠宰、加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村级集体年增收40余万元。

  廊坊市依托本土资源与产业基础,精心布局现代农业、特色种植、核雕文旅、红木仓储及装备制造等多个发展板块,探索出一条因地制宜的发展之路。廊坊市还总结出100个村街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经验做法,编撰了《百条路·一招鲜:廊坊市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探索与实践》案例汇编,用于指导各村街找准发展路径。

  “消薄拓路”促振兴

  这几天,永清县刘街乡大五间房村的红六瓣大蒜进入成熟期,蒜农们抢抓晴好天气,收获大蒜,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在大五间房村,“红六瓣蒜”种植历史已有百余年,产出的大蒜皮色紫红、口感香脆,深受京津地区消费者青睐。但受仓储条件所限,大五间房村的“红六瓣蒜”产量一直上不去,如何让小蒜头敲响村民增收致富的金“蒜”盘?

  “2021年,在上级部门的帮助下,我们利用申请扶持资金建成了仓储库房,大蒜存储条件变好了,种植面积也随之增加了150亩,随着大蒜产量和质量提升,村集体的口袋也跟着鼓了起来。”算“蒜”村里的好收成,村党支部书记谷会涛难掩笑容。

  为了深入剖析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收入来源单一村的问题,廊坊市开展了村级集体经济“消薄拓路”调研,市县两级干部走百村、访千家,定点剖析集体经济强弱2个类型典型村,详细掌握各村资源资产与收入状况,建立起全面的数据台账,有效引导资金、技术、信息等关键要素向村街汇聚。截至今年6月,先后争取403个中省财政资金扶持集体经济项目,涉及资金2.1亿元,并组织了企银对接200余次,帮助村街引进资金700余万元,推动全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走上快车道。

  本报记者 马燕 通讯员 马真宇

责编:尹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