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 看落实 话振兴丨江苏宿迁:跨村联合,消薄培强村村共富
2024-08-30 09:08: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8月5日,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李口镇“莓好时光”基地,农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葛继洋边带记者参观基地,边介绍,“前两月是蓝莓采摘季,我们村很多人来这里工作,每个人每天都能挣百十块,村集体经济也壮大了不少。”

  谈及近年来的发展,不得不说起联合党委。李口镇党委牵头农李村党支部等11个村(社区)党组织和“莓好时光”党支部组建联合党委,让村庄抱团发展。乡村振兴,产业是重中之重。联合党委重在产业联育,以此壮大强村富民“生力军”。联合党委产业指导员倪姝说,“莓好时光”正是联合党委培育的“金果”之一。项目建成以来,吸纳了周边60余名农户进园务工,每人日均增收85元以上。此外,每年靠大棚租金,村集体经济可增收18万元。

  怎么让各村抱团发展?联合党委书记申牧羊介绍,联合党委统筹各村资源,因村制宜,让每村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驱车沿黄河故道一路往南,“卧龙缘山庄”果蔬基地、“派缘”葡萄基地等精品果蔬项目,接连跃入眼帘。现在,李口镇的“果蔬大拼盘”,已见雏形。据介绍,截至目前,联合党委牵头整合各类帮促资金1700余万元共建现代农业项目,带动各村集体经济共计增收160多万元。

  联合党委如何有效壮大村级集体经济?7月30日,宿迁市委组织部正式发布《关于建立跨村联合党委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工作提示》,明确要求联合党委聚焦产业发展、强村富民等,主打“务实管用”,既反对“为建而建”,也反对“建而无效”。依此,宿迁各地的联合党委,纷纷“看情况”、办实事。

  从泗阳县驱车来到宿城区王官集镇唐圩村,白墙黛瓦、灰石板路、古亭老井、潺潺流水,眼前是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2017年我刚到村的时候,环境脏差,产业萧条,人口流失严重,村级集体经济只有2.7万元,曾是省定经济薄弱村。”唐圩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先兵说。唐圩村从“裤脚沾泥巴”到“清水绕田家”的秘诀是什么?王先兵带着记者,来到了占地6000余亩的唐圩三产融合产业园。

  “这是我们村民自制的芝麻油,纯正、香浓”“这是我们村里自产的梨膏,欢迎各位家人们选购”……走进唐圩三产融合产业园,几个直播间都在开工,村干部分头带货本地的土特产。继续往前走,“扎根三农,不梨不弃”的宣传牌挂在过道尽头,过道两旁是梨汁等饮料灌装生产线。走出工厂,只见一望无际的果园。果园里,设置了休闲采摘农业基地。

  宿城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宿城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各级党组织引领作用,引导各地成立联合党委,推进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今年各涉农村(社区)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预计可达75万元、预计增长15%以上。唐圩村和周边几个村,形成了一产支撑、二产赋能、三产反哺的可持续产业矩阵,唐圩村2023年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200万元。

  夕阳西下,记者来到宿豫区豫北社区。在豫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显眼位置,是介绍联合党委功能与作用的展板。豫北社区为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所在地,由原光前、刘圩、苗庄三个村居合并而成。2023年,豫北社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千万元大关,是宿迁首个“千万元村”。

  “抱团发展才能携手奔富,这是我最大的感悟。”豫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小春介绍,豫北社区党委领办成立宿迁创信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与园区17家企业签订劳务合同,年实现经营性收入680余万元。同时,依托裕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流转土地2000亩,持续推动稻麦、红薯的规模化种植。此外,盘活社区土地、农贸市场、公寓楼等闲置资源,建成公共停车位等,面向企业提供租赁服务,增加集体收入150余万元。

  宿豫区委组织部相关人士表示,宿豫区聚焦“头雁竞飞”振兴村集体经济行动,坚持项目化导向,深化模式创新,探索园区赋能、抱团发展、土地合作、村企共建等多种发展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量质并举”。

  本报记者 朱秀霞 倪怀成 通讯员 王超 实习生 郑可欣

责编:蒋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