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王洪迪 王寒玉)吉林省白城市构建“选育管用”全链条后备力量培养机制,通过“本地选+外部引+上级派”相结合方式,广泛发布引才回乡倡议书,建立76个县级研判组开展“一村一策”分析,从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才等8类群体中选拔,形成4583人的村干部后备力量参考名单,精准匹配919个行政村发展需求。
白城市坚持当下使用与长期储备相结合,规范“三荐一考一审”选拔程序,通过个人自荐、党员群众联名推荐、组织推荐层层筛选,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审联查。打造“理论+实践”双轨培养体系,实施“县级示范培训+乡村兜底轮训”模式,以先进村为实训基地,组织2000余人次赴示范村开展沉浸式教学,开设基层党建、产业振兴等专题课程40余期。实施“学历提升计划”,通过学费补助推动315名村干部和后备力量完成大专以上学历教育。
建立“2+1”导师帮带机制,由乡镇干部与优秀村书记结对指导3000余对,设置村书记或主任助理、网格员等实践岗位,推荐25名有经营管理才能的后备力量到域内企业工作提升带富能力,安排300余人到乡镇站所跟班锻炼,组织86人到村实岗历练担任村“两委”助理。打破晋升瓶颈,对表现优秀的后备力量按程序及时纳入村干部队伍,落实相应待遇,累计在公务员招录考试中设立优秀村干部岗位15个,激励后备力量干事创业,更好服务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