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榜样7》,通过典型事迹展示、现场访谈、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精神风范,彰显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我们见“榜”思齐,学“样”提能,高举思想之旗、筑牢精神之魂、凝聚奋进之力。
学榜样张玉滚的样子——守初心,更要恒而久;守使命,更要担起责任。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却有这么一个人,扎根深山22年,一根扁担承载起孩子的梦想,这个人就是80后“扁担校长”张玉滚。老校长的三次上门和孩子们对知识渴望的眼睛,激起了他放弃走出大山,留下教书育人的初心,从此一根窄窄扁担,一头挑出孩子和山乡的未来,一头挑起自己的责任担当,他成为了十八弯路上空中的一轮明月,照亮孩子前进的道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初心如磐,使命不怠,以不变的初心与人民同心,想人民之所想,怀人民之所忧,念人民之所嘱,行人民之所托,用行动践行着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缩短与群众的“地缘距离”,拉近干群的“心理距离”,让人民露出笑脸、鼓足腰包,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成为守护人民幸福安康的“一轮明月”。
学榜样艾爱国的样子——志于学,更要善于学;勤于钻,更要做到极致。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艾爱国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也不是偶然幸运的成功,是干就干好,干则必成,实干、苦干、钻研干等价换来的,他手持一把焊枪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却让我们体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大国工匠精神,看到了“拼命三郎”的拼学习、拼钻研、拼创新;知道了“大师傅”的乐业、勤业、精业。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是“思”的基础,“思”是“行”的阶梯,艾爱国多次参与我国重大项目焊接技术攻关,攻克数百个焊接技术难关,靠的是干到老学到老钻到老的恒心,对于我们党员干部来说,要勤学善思,不坐吃老本;一丝不苟,不要无所谓;攻坚克难,不打退堂鼓,用“严谨细致”的态度换取日常工作的“高质高效”,用“精益求精”的追求实现本职工作的“创新创造”,用“学、研、精、细、实”去传承“工匠精神”。
学榜样路生梅的样子——吃得苦,更要扎实根;吃得累,更要无私奉献。从北京到小县城,从韶华到白头,从退而不休到义诊15万人次,从践行一个诺言到坚守50年,这就是“窑洞医生”路生梅,她常说:“自己是一只拴着线的风筝,无论走到哪,只要病人一拉线,就会回到他们身边。”她就像“春蚕”“蜡烛”,用自己的医术默默奉献,守护着百姓的健康。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磨不成长。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坦途造就不了英雄,我们要对标路医生,知艰苦而不畏苦、遇困难而不气馁、挑重担而不绕行,党和国家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人民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到哪里去,无论在何地,都要塌下心、扎下根,勇于在最重、最难、最累的一线工作上历练自我,要主动扑下身子、迈开脚步,深入基层、融入群众、服务群众,在一线传承和发扬“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奉献精神。(邯郸市曲周县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