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搞不好,年后再说......春节将至,不少公职人员开始将“年后再说”作为口头禅,还没有到假期,就提前进入到“放假”状态,这其实就是庸懒散、不履职尽责的表现。逢年过节,党员干部切莫把“年后再说”挂嘴边。
谋划总结不能“年后再说”。一年到头,本应该是最忙碌的时候,年前年尾有许多工作要总结,为一年的辛勤劳动画上圆满的句号。同时也要思考来年的工作谋划,新的一年工作如何打好“提前量”,如何去推陈出新。今日事今日毕,今年事今年毕,一方面年终总结、年后规划如果不在年前做好,那么年后将会被各项任务要求推着走,处于被动状态;另一方面,年终总结不仅仅是总结工作上有哪些亮点、成绩,更重要的是要看到一年的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哪些工作推进还不够有力,哪些工作还比较滞后,哪些工作还可以干得更加出色。
履职尽责不能“提前放假”。节假日是过好“廉节”、反“四风”的关键时期,也是整治各种五花八门的“节前综合症”“节后综合症”的重要时间节点。有些党员干部随口一句“大过年的”,其实是不履职尽责的表现。越是这种关键节点,越是要从严监督管理。单位“一把手”要时刻提醒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认真履责,站好最后一班岗,思想上、行动上都不能“提前放假”;纪检部门要多到窗口单位和基层去走一走,看有没有人提前离岗,有没有人总拿“年后再说”说事;党员干部自身也要严格要求自己,把手中的事情办好,把群众的事办好,能今天办完的决不拖到明天,能年前办好的绝不拖到年后。
为民服务不能“逢年打折”。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为民服务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有的群众一年到头在外务工,只有过年才回一次家,也只有在这些时候才能处理一些平常处理不了的事情。如果“年后再说”,说不定在外务工的群众已离乡返岗。对于公职人员来说,手中群众的事是拖不得地,原本的小事可能就会拖成大事,原本的好事也有可能变成坏事,结果事情没办到,还会给群众留下不好的印象,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党员干部应该抓住年关节点,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解决群众就业问题、搞好春节文艺活动,打通为群众办好事的“最后一公里”,让为民服务不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