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微城墙“立”起了什么
2024-06-04 13:35: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陈立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最近,记者前往南通市通州区开展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调研,在该区的徐庄村,看到两座长度各50米左右的微型城墙。这莫非是像深圳“世界之窗”一样,在村里搞一些著名景观的“微缩版”?面对记者的疑惑,村支书介绍,几年前村里拆迁,村民都集中去安置点居住了,为了给村民留个念想,村里搞了个创意:从各家拆掉的房子中拿一些旧砖下来,“众筹”建了两座微型城墙。

  听了这个故事,记者颇有感慨。村里的微城墙是一个有形的建筑,留存了老房子的痕迹,留住了村民们的记忆;也是一个无形的标识,标记着乡村嬗变的脚印,架起干部和村民的“连心桥”,成为村里一道富有文化意蕴的“打卡地”。村里的微城墙“立”起了什么?值得细细品味。

  “立”起了村民乡愁的安放处。看得见过去,才看得见未来。村庄拆迁后,经济发展了,文化不能荒芜。生活改善的同时,村民需要一个留住乡情乡愁、守护乡村历史、承载情感记忆和文化血脉的精神载体。如何处理发展乡村产业和保留乡村风貌的关系?如何解决村民“融不进城市、回不去农村”的现实难题?如何在发展进程中守护乡村的文化根脉?这些理应成为今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必答题”。人人向往的“阿勒泰”,不正折射出心中那份沉甸甸的乡愁吗?站在未来看现在,村里的这座微城墙,正是一个乡村历史遗存的“活化石”,承载着村民挥之不去的乡情与乡愁。

  “立”起了干部履职的宗旨观。尊重百姓,才能得到百姓的尊重;想百姓之所想,百姓才能想干部之所想。徐庄村把拆迁村民的房砖收集起来,建起可以永久纪念的微城墙,这是想到百姓心里去了。村干部能与村民如此“共情”,还有什么事情是不能齐心协力办成的?相反,有的干部总是埋怨,自己做了不少事却得不到群众的认可,这恐怕要问一问干部有没有与百姓一条心、宗旨观强不强。打心底为群众着想、在感情上贴近百姓、用心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待,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认可,政策的落实、工作的推动也自然水到渠成。

  “立”起了基层治理的方法论。把村民拆迁时的废砖收集起来,建一座微长城,这一低成本的“创意之举”却收到了“一石三鸟”之效:留住了村民的乡愁、融洽干部群众的关系、为村里增加了一处景观。这提醒我们,做基层工作、抓基层治理,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多些能力本领,才能事半功倍。不少基层干部反映,农村工作事务繁杂,群众诉求多样,尤其是涉及征地拆迁、补偿分配等问题,处理起来非常困难,没有一点“别别窍”还真是不行。确实,面对基层治理中的矛盾问题,一味蛮干无益。要开动脑筋,从千头万绪的工作中发现那根贯穿始终的主线,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哪怕一个小小的巧思,也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村里的微城墙,只是时代大潮中的一个小故事、一朵小浪花,但其中蕴藏的含义却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遇到问题,如果我们的干部都能像徐庄建微城墙这样,多一些留住乡愁的意识,多一些替百姓考量的立场,多一些解决难题的诀窍和办法,又有什么难题是破解不了的呢?

责编: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