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身边星光> 正文
刘姗姗:“花仙子”村官的创业故事
2012-11-16 11:19:00

  在南充高坪区老君镇凌云山村,提起村主任助理刘姗姗,村民们会竖起大拇指,称赞这位姑娘聪明、能干。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4年来,刘姗姗利用当地的传统优势,发展花卉苗木为群众增收,成就了一个鼓舞人心的财富故事。

  老君镇伏虎寺村赵家花园有世代种植花卉苗木的传统,但由于各户分散种植,规模小,销量跟价格一直都上不去,群众收入依然不高。刘姗姗在认真分析赵家花园的自然条件、传统优势并进行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研究后,在镇、村两级的帮助下,东拼西凑筹足了20万元资金,将伏虎寺村的30亩土地连片租下来,办起了老君镇大学生村官创业园。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刘珊珊的创业园从一开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刘珊珊说,由于缺乏种植经验和专业知识,在技术支持、花卉苗木选种等关键环节上,她和其他几名大学生村官也交了不少学费。由于管理不善,15000株幼苗成活率仅为40%,亏损1万余元。

  为了尽快掌握花卉苗木的种植技术,刘珊珊等人主动邀请当地经验丰富的花农入股,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学习,他们掌握了不同品种的花卉苗木在栽种、施肥、除虫、浇水等关键环节的技术,了解周边市场花卉苗木的最新行情,找到了解决花卉苗木的种植周期长、见效速度慢、资金积压大等问题的方法。

  在镇党委和村党支部的支持下,刘珊珊等人成立了“高坪区赵家花园花卉专业合作社”,实行“党支部+合作社+村官创业园+农户”发展模式,促成花卉苗木产业规范化种植、合作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力助群众增收。

  通过3年的不懈努力,市场销路逐渐打开,销量迅速增长。目前,30余户群众申请加入了花卉专业合作社,创业园周边10余户农民加入创业园的捆绑销售模式,有效解决了产业群众消息不对称的弊病,壮大了创业园的花卉苗木规模,村官俨然“花仙子”。

  面对创业园未来的发展,昨(15)日,刘珊珊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将扩大面积至100亩,修建标准化钢架大棚4个,用于培育花卉苗木,到时我们将统一供苗、统一销售。力争到2015年,使其成为本地花卉苗木市场的主力供应商,创业园区年产值将达200万元以上,带动群众增收300万元。”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唐浩轩 刘斯琴 秦霞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