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忠南(右)到村民家中走访,了解实际困难。
去年冬日的一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妻子和孩子都在熟睡中,河北省河间市沙河桥镇北康屯村大学生村官左忠南,蹑手蹑脚地推出跟随了他5年的“宝贝坐骑”——电动自行车出发了。
寒风刺骨,尽管他穿了厚厚的羽绒服,帽子手套一应俱全,车把上还绑了厚厚的挡风被,但是,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到达村委会办公室时,他的手还是冻得快没有知觉了。
他一边在电暖风上烘手,一边搓着冻得发麻的耳朵说:“一年四季,经常这么来回跑,习惯了。”
骑着电动车跑了4万多公里
左忠南毕业于石家庄经济学院电子商务专业,2010年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担任北康屯村书记助理,一干就是5年。
左忠南的家在果子洼乡田家坊村,距离北康屯村35公里左右。
每天早晨,当人们还在睡梦中时,他已经从床上爬起来,从果子洼出发,穿越整个市区,一路向东。傍晚,他从村里返回,途经市区时,已是万家灯火。从窗户里飘出的饭菜香味,常常让饥肠辘辘的他,使劲咽着口水。
“确实离家太远了!”憨厚腼腆的左忠南拍着他的“宝贝坐骑”说:“它跟了我5年,风里来,雨里去,换了四组电瓶,骑了4万多公里,可立了大功了。”
2014年7月的一个早晨,周六,大雨倾盆。忠南被手机铃声吵醒。
“忠南,我孙女病了,要住院,得开一个合作医疗证明。你现在能来吗?”村民田计苓的声音里透着焦急。
“我马上就来。”放下电话,忠南找了一件雨披穿上,骑着电动车上路了。
一个多小时后,到了村里,他被淋成了落汤鸡。擦了一把手上、脸上的雨水,他立即给村民开证明、盖章。当他把证明交到田计苓手里时,田计苓感动异常。
“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只要村民一个电话,他风雨无阻。”村干部郑文泉说。去年,村里的一口饮水井突然坏了,村里1600多人的饮水成了问题。所幸村里有一口备用井,但这口井已多年不用,急需检测水质、修复电线和管道才能供水。左忠南骑着电动车,跑乡里、市里,检测水质、买管道、跑资金、找专业维修队。资金不够,他拿出自己刚发的1800元工资垫上。用了5天时间,村民就吃到了备用井的水。
村民解决难题的“超级顾问”
“当村官,必须把心‘沉’下去,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回忆起最初来到村里的情景,左忠南说,“我曾经花了很长时间去摸清村里每一户的情况,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都要心里有数。”很多问题,都是他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并解决的。
村里有一家玻璃制品加工厂,专门给客户加工订做玻璃制品。因为玻璃制品属于易碎品,考虑到在制造与运输过程中会有一定损耗,所以每次接到一笔订单,加工厂都要多生产一些产品。时间久了,这些产品堆积在仓库里,既占地方,又压资金。
左忠南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用自己所学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帮助厂里注册了网店,打通网络营销渠道。网店开业1年多,销售量达到6000多件,营业额10多万,不仅帮助企业解决了后顾之忧,还为企业赢得了利润。
“还是大学生有知识,脑子灵活,不服不行啊!”厂长许长庚高兴得合不拢嘴。
在村委会办公室东面,有一个垂钓园,里面投放了鲤鱼、草鱼等多种鱼类。2013年秋天,坑里的鱼开始出现大面积死亡。垂钓园的主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村民们七嘴八舌,有说鱼是撑死的,有说是有人晚上故意电死的。
经过上网查询,忠南怀疑是水质出了问题。他取了死鱼和水样去沧州的检验机构化验,结果发现是水里一种细菌严重超标,导致鱼出现大面积死亡。忠南在沧州买回专用杀菌剂,定期投放到鱼坑里,问题迎刃而解。
从那以后,村民们不管遇到啥事,都喜欢问忠南,他仿佛成了村里的“超级顾问”。
“以前觉得自己是大学生,也算有文化了。但是,在村里经常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看来学习是终身的。”忠南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与两位独居老人成了忘年交
“我没有儿子,忠南,就是我的亲儿子呀!”提起左忠南,73岁的村民于桂然眼含热泪。
于桂然终身未婚,孤身一人生活。这几年,年岁大了,身体大不如从前了。买米、买面、换煤气等体力活儿,忠南全包了。老人有个侄女在外地,定期给他汇款。收到汇款单后,忠南先让老人过目,然后,再骑电动车去乡里的邮政所取出钱来,交给老人。
于桂然高兴了,喜欢喝两口。赶上过节,忠南就炒几个菜,陪着他喝。酒到酣处,老人最喜欢讲他年轻时的事儿。虽然已经听了很多遍,但忠南还是听得津津有味。
2012年7月,连续几天,大雨滂沱。忠南走街串户,查看村民住房情况,安排危房户搬离或注意安全防范。五保户于树敬的房子年久失修,忠南几次要求他先搬到村委会去,他死活不肯。下午4点多,眼看着雨越下越大,忠南找了一块塑料布裹住于树敬的被子,强行把他接到村委会去。晚上,于树敬的房子出现坍塌。“要不是忠南,我这条老命早没了。”于树敬感激地说。
几年下来,忠南与两位老人成了比父子还亲的“忘年交”。
2013年10月,忠南的3年村官任期届满。他完全可以离开这儿,找一个离家近一点的村子续签。
“离家太远,跑那么远的路,不安全,而且家里的活儿,也帮不上忙。找个近一点的村子吧。”忠南的父亲说。
忠南也动摇了。离家近一点,他就不用这么每天来回奔波了。
“忠南,我听说你要走。我们可舍不得你走呀!”于桂然、于树敬握住他的手,老泪纵横。
忠南也流泪了。这里的大街小巷、一草一木都已经植入他的生命历程。
“别无选择,留下来!”当他做出决定时,村民们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