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硇村中典型的“东南缺”巷道。 资料图片
位于河北沙河市柴关乡的王硇(náo)村,是众多传统村落中一个独特的存在:虽是北方村庄,建筑却融合了南方特色;虽说是个山中小村,房屋看起来却像一座座石头城堡;虽然村子供日常生活所用,却处处充满了“防御”特色。
近些年,王硇村相继被评为全国十大“最具魅力休闲乡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以及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13年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巍巍太行山,藏着一个个传统村落,静静地存在于繁华世界之外,王硇村便是其中之一。
王硇素有“太行川寨”的美誉,因其先祖来自四川,整个村落的建筑风格南北交融。石头房彰显北方之大气规整,但其独特的瓦顶又透露着南方之小巧精致,红墙青瓦,别有韵味。
红砖古村隐太行
从高空鸟瞰,王硇村如一块赭红色宝石,镶嵌在沙河市西南部绿树丛生的山区里。村子三面临山、一面临水,西部的鸡冠山和南部的红枫山上,野生黄栌漫山遍野,秋日里,形成绚烂的“红毯”,将村子围绕。
王硇村之所以呈现赭红色,是因为村中85%以上的传统民居建筑,均取材于一种赭红色丹霞岩。房屋就由这种长度可达1米的岩块垒砌而成,齐整大方,异常坚固。
石阶、石巷、石头房,王硇村“石头特色”凸显,目前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乡村古石楼群之一。
相传,王硇村起源于明朝永乐年间。“当时有个祖籍四川成都府的朝廷武官,名叫王得才,在执行公务期间,行至河南、河北交界处被劫,他自感无法交差,又畏惧官府追查,后逃至王硇,在此建房置产,繁衍后裔。”王硇村村民、讲解员王冬梅说。
2010年前后,沙河市民俗研究者冀彤军与时任王硇村村支书王现增,在村中发现一块古碑,经过石匠修复,以及当地碑石鉴赏家的辨认,石碑上的残留文字,已部分印证了村史的传说。
如今,王得才一脉在王硇村已传至24世。全村共计245户,830多口人,除娶进村的媳妇外,村民均为王姓。
王硇村所在的柴关乡是山区乡,全乡共有8个村庄名中带“硇”字。
由于村子是为避难所建,从山下进村的公路上,只能观其一隅,无法窥其全貌。村中不少人家院中至今仍种有苹果树,也是其先祖在避难期间为祈求平安幸福的一种做法。
王硇村由于浓厚的传统特色,其乡村旅游潜力逐渐释放。2011年村子新修和硬化了宽5米、长7000米左右的旅游公路,自2012年起人气迅速攀升,如今在太行山一带享有盛名。
古石楼群显奇巧
到王硇村,只有充分感受这里的建筑美,才算不虚此行。
村庄因避难而建,布局具有很强的防御性,如迷宫一般:村内无直路,直路最长仅几十米;村内无死胡同,四通八达;院院相连,户户相通,不必走街串巷,通过暗门暗道,即可走遍全村;家家有楼,房房有“耳”。
“耳”即为“耳房”,或称“碉楼”。与石楼主楼的三角形屋脊造型相区别,耳房屋脊为圆弧形,据村中长者介绍,是遵循古人的“天圆地方”的说法,造型美观秀雅。耳房通常临街,或位于三岔路口处,其窗口旧时用作瞭望口,一旦发现敌情,石楼内村民可在最短时间内安全转移。耳房窗口必要时也作射击口。
村内民宅均为“三瓦一顶”的四合院,三面为瓦顶,一面为平顶,平顶用于晾晒粮食。北房为正房,通常必为宅院内的最高房屋,东房稍低于北房,西房再低于东房。
古石楼群修建于明清及民国时期。石楼共计百余座,其中一座最高的古石楼高达18米,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始建于1919年,后耗时12年才修建完工。村内石楼所用石块均经石匠打磨,外墙面如刀切般齐整。所砌墙体,石块间互相交错,形似木工中的“榫卯结构”,坚固耐用。墙体厚80至120厘米,房屋冬暖夏凉。
初到王硇,会被这里建房的一道奇景所迷:东南缺。即相邻成排的院落,其临街的墙面,整体上不在一条直线上,而是故意排成折线,像是每家每户都“缺陷”了一个墙角,而这个墙角均朝向东南方位。这是当地祖传的建房习俗,叫“缺角建筑福财多,有钱难买东南缺”!王硇村人从心底企盼平安和谐,建房时便将愿望融入其建筑造型之中。
除此之外,缺角位置,其宽度恰好可藏一人,有防御功能,如遇战事可做掩体,防弓箭弹火。
村内建筑有不少讲究、细腻之处。如村内过道,既不太宽,使得房屋间很紧凑;又不过窄,车辇可顺利通行。此外,街巷拐角处的建筑还讲究“拐弯抹角”,即在要道拐角处,两面墙相交的直角被特意磨成了圆弧角。“以前都靠驴子驮物,但驴子不会拐弯,常被直角卡住驴鞍,伤其皮肉。磨成圆角后,便可顺畅通过。”王冬梅说。
红村背后有红史
由于王硇村隐蔽的地理位置和较强的防御功能,抗日战争时期,这里书写了可歌可泣的红色历史。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0月至11月,八路军一二九师385旅13团和一二九师先遣支队,先后开赴沙河开展抗日活动。
抗战期间,王硇村有一段时间曾是中共沙河县委、县政府驻地,也曾是以民兵连为基础建立的沙河县独立营营部所在地。太行抗日根据地以及八路军一二九师的领导人,曾驻此指挥战役,并指导全县的抗日工作。
王硇村内的一处石楼小院,院墙高大,门楼却不起眼,在众石楼中略显“低调”。院内有水窖、地窖。这里曾是抗日交通站的驻地,也是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
村民王增善曾在1939年至1945年期间,担任王硇村财粮委员,长期为收储军粮、军需品而奔忙。他1998年在世时写的一份回忆资料里说,抗日交通站在当时主要负责接送敌占区过来的干部,为抗日根据地征集军粮、药材等,并传递机密文件。如今,王硇村在交通站的基础上修建了红色文化馆,供游客参观。
1940年至1942年间的一段时间里,王硇村还曾是沙河县抗日高级小学(俗称“抗高”)的所在地。如今,抗高旧址在村中依旧保存完好。
据《王硇村志》记载,抗高在王硇办学期间,以“培养有抗日救国觉悟的、有游击战争知识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宗旨,招收抗日政府保送的有关人员、八路军子女家属和农村小学毕业生。学制原则上定为2年,但可据实际需要,随时选拔参加抗日救亡工作。
传统民俗受青睐
王硇村地处深山,不少传统民俗被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在近年来的乡村旅游中颇具吸引力。
游走村中,除了感受古石楼群的整体之美,还可赏其细部,譬如情趣盎然的门窗文化。村内石楼宅院的门楼造型别具一格,尤其是雕花门楣最有特色。
雕花门楣位居门洞上方,图案面积宽阔,可占整个宅门的约1/3。雕刻图案多为透雕,有松、竹、梅等图案。中心位置为平板画,多见古装戏彩图。门楣绘画线条极流畅,色泽浓艳。出水莲荷露欲滴,戏曲人物百媚生。整个门楼充溢着古朴厚重的民间工艺美术气息。
村中部分石楼,其大门的门框下,放着两个圆圆的侧立的鼓状石。村中长者介绍,这就是“门当”。而门楣上方或两侧,则有圆柱形、凤凰鸟形或纱帽翅形的木雕或砖雕,此为“户对”。
“封建社会,文官家的‘门当’常为象征书籍的石墩,武官则为象征战鼓的石鼓。门当、户对上都刻有与主人身份匹配的图案。”王冬梅说。
在王硇,除了石楼石巷,还可见到石磨石碾。村中街道岔口处,放有石碾,全村共计20多台,为碾红薯面、玉米等粗粮所用;村民家中则置有石磨,为磨豆腐、面粉等细粮所用。石磨石碾目前保存完好,村民仍在使用。
将碾磨好的红薯面,蒸成窝头形状的熟食后,放在底面有漏孔的饸饹床子里,轧制成圆面条状的面食,则成了当地美食“饸饹”。吃时,用蔬菜炒着吃或加卤吃均可,油光闪闪,香气扑鼻。饸饹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民们常吃的食品,如今则成了游客的最爱。
王硇的另一道美食是“驴油灌掌”。用荞麦面加佐料,调成糊状,蒸熟后切成菱形薄片,用香气浓郁的驴油煎成焦黄色,再加香油、醋、蒜泥食之,味道鲜美。
王硇村民中不乏能工巧匠,不少村民至今仍掌握利用北方山区的荆条、玉米叶来编制筐、篮等用品的“荆编”“草编”手艺,一些村民就坐在自家门口编织。村民还利用土布制作“千层底儿”布鞋(俗称土布脚)。成品旧时为村民自用,如今多为旅游纪念品。
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王硇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开发的同时,注重保留村子的原始风貌。
游览贴士
怎么去:驾车从河北邢台市区出发,沿省道S222(邢峰线)行驶40余公里,抵达赵窑村后,沿旅游专线约10公里可抵达王硇村。
吃什么:大锅菜、红薯面窝头、饸饹面、灌掌、野菜、炖土鸡。
住哪里:王硇村内现有12家农家乐可提供住宿,每晚费用1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