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深处是故乡”。这其实是个书名,书中讲述了29个与美食有关的故事,主人公大多是父母、兄妹、爷奶、好友,美食则五花八门南北各异,有东北的酸菜馅饺子,有江南的春笋、田螺,有红烧肉、粉蒸肉、邻居大妈的臊子面……这些美食的回忆,往往诞生于并不宽裕,甚至可以说是窘迫的童年。也许正是因为物质的匮乏,再加上乡情、亲情、爱情、友情的附着,才使得那味觉持久悠长,深深地烙刻在脑海深处。
我本不是个爱美食的人,近来的回忆却常与食物有关。看到槐花的字眼,我会本能地想起小时候妈妈做的一种面食——将槐花洗净、沥干,撒上适量面粉,搅拌均匀,蒸20分钟后下锅。再拌上醋、香油、蒜泥混合的佐料,不同层次、不同质感的食材香味便混合于唇齿之间,闭目也可想象……记得那还是上小学阶段才有的美食,因为大院里正好有一棵几十年树龄的槐树,每年开花时,我便缠着妈妈,用带钩的长竹竿打下一串串鲜槐花,一饱口福。后来我们搬了家,我又常年在外求学、工作,似乎再没见过槐树,更别提吃到妈妈做的这道菜——姑且叫做蒸槐花吧。
记得书中有一篇《半山的腊肉饭》,讲的是两个好哥们,暴雨行山路,在半山腰一家补胎店吃了一顿毕生难忘的腊肉饭。文章写得好看,从细节也能判断作者是个“厨艺拿得出手”的人,让我想起第一次吃到腊肉的惊艳。那是在大学时,有次从食堂打完饭回来,去隔壁宿舍串门,一推门就闻到一股异香,是夹杂着微糊味儿的肉香。一问才知道,是湖南的“孟夫子”自家做的熏肉。我赶紧厚着脸皮要了两块,只见色泽透亮,肉质紧实,看着就很美味。我学着他的样子把肉埋在米饭下面焐了一会儿,再嚼时只觉米糯肉香,味道一层接一层,如同平静的水面扔入一颗石子,波纹一圈圈漾开……自此之后,每当看到腊肉,都会想起初次品尝的惊艳,想起“孟夫子”,想起大学时光。
我的大学,是在北方老家的省会城市读的。宿舍一共6个人,4个来自省内,2个来自省外。寒假结束之后的前几天,我们几乎是不用到食堂打饭的——都从家乡带来各自的特产分享。印象最深刻的一年,是老家徐州的老李带来的煎饼与豆瓣酱。那个煎饼叫我没齿难忘。之所以用这个词,是因为不是想象中又酥又脆的那种,而是像千张一样数片薄饼叠成厚厚的一块,极其难嚼。但这煎饼与豆瓣酱简直是绝配,嚼饼时唇齿之间几十次的撞击将豆瓣酱的香味压榨到极致,以至于越嚼越香,欲罢不能。老李千里带煎饼,路远饼不多,6个人同时开吃已所剩无几,再加上对门“李大嘴”素来不客气,闻着香味就不请自来。于是就诞生了这样的美妙场景——六七个大老爷们围站在桌前,各自啃煎饼,只听得一阵阵默默咀嚼的声音,闻得满屋飘散的豆瓣酱香。
我知道,以上的描述带有些许夸张的成分,一定掺杂了岁月的醇香。但就像《味蕾深处是故乡》开篇这样写道:“人与食物相关的记忆,总逃不出,也离不了滚滚红尘中的爱恨别离。”只有附着了情感的美食,才能在我们长达几十年且日渐衰退的记忆中历久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