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榜样丨带领乡亲奔富路“花果山”上幸福长
——记湖南省凤凰县廖家桥镇菖蒲塘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周祖辉
群山环抱的菖蒲塘村,成片的蜜柚、猕猴桃果树顺着山势铺展,生机盎然。
俯瞰菖蒲塘村
菖蒲塘村的果园
湖南省凤凰县廖家桥镇菖蒲塘村毗邻凤凰古城景区,是远近闻名的“花果山”,水果及苗木产业在这里有近30年的发展史。在这个常住人口不到2000人的小山村,水果产业年产值高达近4000万元。
周祖辉是菖蒲塘村党委书记,自嘲“长得像50多岁”的他,实际上是个80后。相较于“周书记”,大家更爱叫他的网名——“凤凰村长”。在抖音上拥有数万粉丝的他,带起货来不输专业主播,介绍产品时,他总是不忘推介凤凰古城和菖蒲塘村。
周祖辉在田间地头直播带货。(菖蒲塘村村委会供图)
初心未泯,坚守对父老乡亲的承诺
在回村前,周祖辉已在深圳打拼多年,是一家公司的部门负责人,事业蒸蒸日上。然而,一次过年回家,面对熟悉而又陌生的儿子和年迈的父母,周祖辉起了回家乡发展的念头。“让更多儿童不再留守,更多老人不再空巢”是他返乡创业的初心。
2008年,周祖辉辞去高薪工作,在凤凰古城景区开店做生意。然而,创业的艰辛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期。他开过玩具店、服装店、民宿等,但由于产品缺乏特色、同质化严重,效益一直不好,只能勉强养家糊口。
转机发生在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菖蒲塘村考察,调研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深情地叮嘱乡亲们“依靠科技,开拓市场,做大做优水果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为菖蒲塘村发展指明了方向,提振了信心。
“这是我人生的分水岭。”谈及习近平总书记的来访,周祖辉说。自那以后,他开始意识到,要充分结合当地特色,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用高质量供给牵引高层次需求。菖蒲塘水果产业基础好,加以开发一定大有文章可作。
柚子是周祖辉选中的第一个目标。菖蒲塘的柚子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每年都有外地客商前来收购。但收购商往往专挑个头大、卖相好的柚子,每亩900-1200斤残次果的处置成了果农发愁的难题。
为此,周祖辉大胆创新,受到土家族传统美食柚子蜜的启发,与吉首大学合作攻关加工难点,将柚子次果的皮与土蜂蜜一起发酵,再添加罗汉果、金银花等中草药,开发出了特色产品“蜂蜜柚子膏”。由于柚子次果往往果皮较厚,反倒成了加工蜂蜜柚子膏的首选。
2016年,周祖辉创办了周生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后,每年收购柚子2000多吨,高峰时期产值达到8000万元。蜂蜜柚子膏受到游客青睐,周祖辉在凤凰古城景区陆续开出14家门店。
不仅是蜂蜜柚子膏,周祖辉还陆续开发了具有凤凰本地特色的猕猴桃果脯、擂茶、姜糖等产品,通过精深加工大大提高了本地农产品的附加值。
发展水果深加工,不仅能解决当地老百姓的就业,还推动了水果的产销。如今,周生堂公司旗下拥有两个水果深加工厂、多个连锁观光型工厂,全职用工达200多人,临时用工可达1000多人。
春节前,周生堂公司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年会。杀年猪、抽奖品、演节目,全体员工携家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感受着来自公司的温暖和关怀。周祖辉在一旁,分享着员工的喜悦。这些员工多来自于周边村镇,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让村民不用外出打工就能有不错的收入,让果农们没有后顾之忧,让村里的孩子和老人们都能得到妥善的照顾,这就是我所坚守的初心。”周祖辉说。
走进周祖辉的工厂,正中央嵌着十八个大字(是车间的正中央,还是车间移一面墙的正中央??):“让更多儿童不再留守,让更多老人不再空巢”。这是他对家乡父老乡亲的承诺。
科技赋能,人才托起产业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嘱咐大家要依靠科技发展壮大产业,周祖辉一直牢记在心。
随着村里猕猴桃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问题开始出现。例如,被称作“猕猴桃癌症”的溃疡病就困扰着当地果农。溃疡病不仅是难以治愈的“绝症”,还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如果处理不及时,整片果园都将“全军覆没”。
一定要把最权威的专家请过来,把最先进的技术引进来!在周祖辉的争取下,由湖南农业大学指导、中石化出资支持的凤凰猕猴桃科技小院于2021年正式落户菖蒲塘。周祖辉担任首任院长,猕猴桃专家王仁才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由6名农学、食品科学等专业研究生组成的科研团队常年驻村开展猕猴桃科研攻关。
2024年,科技小院团队成功发表5篇高质量学术论文,研发的猕猴桃溃疡病新防治技术和高效农药配方获得国家专利,在猕猴桃病害防控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周祖辉在公司的猕猴桃基地专门划定一片区域用于科研,每年自掏腰包提供数千斤的鲜果给科技小院开展实验。
2020年9月17日,周祖辉作为基层代表参加了总书记在湖南主持召开的“十四五”规划编制座谈会并作为代表发言。“加大农业科技普及推广”是周祖辉的主要建言。他始终坚信,以农业科技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将成为推动农业产业焕发生机活力的新引擎。
但新技术、新方法的探索过程非常艰辛,要付出实打实的成本,还面临失败的风险,这是一般农户无法承担的。”面对家人和公司管理层的不理解,周祖辉耐心劝说。“我不仅是企业主,也是承载着老百姓期盼的村书记,我得带这个头”。
带头的不只周祖辉。“党员、大户必须承担起创新的责任,无论是尝试新技术,还是引进新品种,我们必须要先行先试。大家都不做‘吃螃蟹的人’,产业还怎么往前发展?”周祖辉经常召集村里的党员种植户、能人大户,号召大家一起拥抱新技术、探索新方法。
仅有小学文凭的“土专家”丁清清就是能人之一。作为村里引种猕猴桃第一人,他近年来已自主培育出“翡翠香果无籽猕猴桃”等多个新品种,有效降低猕猴桃种植的人工成本,已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在全国推广种植超3000亩。
技术带来的效益“看得见、摸得着”,村民们学习劲头也上来了。如今,菖蒲塘村已有省级科技示范户2户、州县级科技示范户268户;中级农技师21人、初级农技师48人。
“市场需求在变,气候土壤也在变,只有依靠科技、以变应变,产业才能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菖蒲塘村果农的共识,并深刻融入到他们的生产实践中。
在周祖辉等村干部的号召下,村里还成立了一支由247名妇女组成的“女子嫁接队”,常年在全国各地开展水果和盆景嫁接技术服务,年创收900余万元,不仅给本村果农提供指导,还为周边村镇果业发展提供智力服务,成为远近闻名的“金剪刀”。
饮水思源,回馈社会是不变的情怀
在凤凰古城的核心区,一家不起眼的店面里满是环卫工人,10张桌子坐得满满当当,等待的食客还排起了长队。
这是周祖辉创办的“3元粉店”。3元就能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粉,对全县的环卫工人还免费不限量供应。
周祖辉小时候家里十分贫困。“在我小时候,父母到城里卖菜,不舍得在城里吃,基本都是饿着肚子卖完菜回家才能吃上一口饭,老人家至今都还有胃病。”
周祖辉深知,很多菜农一天卖菜就赚几十元钱,根本舍不得花上十几元钱吃早餐。“3元粉店”便成了他事业有成后回馈社会的方式。
“多加点粉,多放点肉,要让人家吃饱吃好。”周祖辉也经常会到自己的粉店吃上一碗米粉,每次都会叮嘱员工多关照到店的环卫工人。看到他们能踏踏实实的吃上一顿早餐,周祖辉心里也由衷高兴。
做一名有责任、有情怀的村书记,是周祖辉对自己的要求。他说,“个人成就只有转化为社会价值才有意义”。这些年,周祖辉获评全国农村致富带头人、湖南省最美扶贫人物、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目前,他的公司有约240名员工是脱贫户、就业困难户。公司为他们提供免费的技术培训,还支持有能力的员工自主创业,多位老员工已成为年入数十万的店主。
作为家中老大,成绩优异的周祖辉只读了中专便开始打工补贴家用,这也成了他的一大遗憾。因此,周祖辉特别重视教育帮扶。早在2008年,他就开始资助困难学生。他累计拿出100多万元,先后资助100多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周祖辉对年轻人的关怀还体现在“授人以渔”。作为小有名气的“主播”,许多跃跃欲试的年轻人找到周祖辉“取经”。
周祖辉不仅把他的经验、技巧倾囊相授,还出场地、出设备、出资源,在村里重点培养了一批年轻人,组成“电商青年军”,在互联网销售猕猴桃、苗木等。如今,电商渠道、直播带货等已成为菖蒲塘村红心猕猴桃的主要销售方式。
“下一步,我们还要培养一批农民主播、乡村网红,让农户真正从田间地头走出来,运用现代手段,不断拓宽市场,助力乡村振兴”对于未来,周祖辉信心满满。
通讯员 邓志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