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传统遗产更是文化资产——对话萧放、孔祥智、唐志强
2022-02-24 16:02:00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作者:刘知宜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萧放

  ◇孔祥智

  ◇唐志强

  嘉宾

  萧放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孔祥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唐志强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历史研究部主任、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

  主持人

  周涵维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宣传片用中国式美学惊艳了世界,尽显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二十四节气再次成为人们关注和热议的话题。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是古人根据太阳在一年中对地球产生的影响而概括总结出的一套气象历法,用来指导农事活动。它是中华优秀农耕文明的结晶,蕴含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智慧。二十四节气将天文、物候、农事和民俗完美结合,千百年来一直被我国人民所沿用。二十四节气有着怎样的丰富内涵?在现代科技发达的今天还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做好传承和保护?本期对话邀请萧放、孔祥智、唐志强三位专家,就二十四节气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当前运用等进行探讨。

  中国先民围绕季节农事活动形成了各种农时系统,二十四节气是其中最为完备的一种

  主持人:二十四节气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不仅是时间认知体系,它“候时而行”的知识和应用体系,早已深入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那么,二十四节气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会起源于中国?

  孔祥智:二十四节气发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目前能够查到的最早记载是《尚书·尧典》,记载了日中、日永、宵中、日短四个节气,分别对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可见,二十四节气历史悠久。农业文明是所有国家和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世界上所有文明古国都有观察物候变动的农业历法,但比较各个国家、各个时期的农业历法,像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指导得这么具体、细致而有效的历法,全世界只此一家,这是我国先民对于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萧放:中国是拥有古老农业文明的国家。以农作物种植栽培为主的农事活动,特别关注光照、温度、气候、物候等,而季节的寒暖与太阳照射强度和时间有着密切关系。所以中国先民很早就注意到了太阳视运动对季节变化的影响,围绕季节农事活动,形成了各种农时系统,二十四节气是其中最为完备的,从汉朝开始就被广泛采用,并且与夏历配合,被列为农政指导内容。

  为了四季农事的方便,古人将二十四节气年度循环起点确定为立春,以立春为春天农事活动的重要节气。立春之外,雨水、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等都是二十四节气中直接与春耕、春种、夏收等相关的重要农事节气,它们对农人农事活动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如农谚云:“春分麦起身”“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要晴,谷雨要淋”等。

  唐志强:二十四节气在中国的发明是农业生产活动需求驱动的结果。黄河流域是早期农业的主要发源地,黄土由堆积颗粒组成,易于简陋工具耕作,具备较好的耕作特性,但缺点是高度依赖自然条件,春天干旱、风沙多,不利于作物播种后发芽。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是旱地精耕细作形成阶段,为了克服这些不利的环境条件,逐渐形成以耕耙耱结合为特点的抗旱保墒技术体系,这其中掌握农时就是关键。

  最初的农时知识来自物候,根据观察自然界生物和非生物对气候变化的反应现象来掌握气候特征。判断农时,安排农事,需要总结出耕耘、播种、收获与贮藏的规律。于是,勤劳而智慧的中国先民经过生产生活实践,将一年中对农业生产产生重大影响的太阳运行规律总结成为指导农业生产的时间制度,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中国独特的地理位置是二十四节气产生的客观基础。受地形地貌影响,我国中纬度地带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下游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并形成“八风”。即立春时节开始刮东北风,春分开始刮东风,立夏开始刮东南风,夏至开始刮南风,立秋开始刮西南风,秋分开始刮西风,立冬开始刮西北风,冬至开始刮北风。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四季和如约而至的“八风”,让“二至二分”(夏至、冬至、春分、秋分)和“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气候特征鲜明,为二十四节气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框架。在众多时间知识体系中,二十四节气因为疏密得当,符合大自然变化的节律,而得到广泛流传和发扬光大。

  主持人:节气不仅跟时序、农事有关,也跟我们对生命、自然、人生宇宙的感受和认知有关。二十四节气对中国的民俗和百姓生活等产生了哪些影响?

  萧放:二十四节气作为自然节序,它不仅是农时,还是节令生活的节点,人们依据节气性质逐渐形成节令生活传统。这些节令生活传统有节令信仰与民俗仪式、节令特色饮食、节令游艺活动等。仅以立春为例,就有“新春大似年”的民谚,立春日是四季之首,春天的到来意味着农事活动即将开始,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人们在立春日以各种民俗活动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享受丰富多样的节令生活。如祭祀春神句芒,打春牛、唱春词、沿门送春;人们饮春酒、吃春饼、春卷、咬春,以迎春归;擂鼓闹春、演春台戏,以庆新春等等。二十四节气还是今天美好生活的时间提示,如二十四番花信风、七十二候的动植物,跟着节气赏花、观察动植物活动与生长节律,增添美好生活情趣。

  孔祥智:数千年来,二十四节气对中国人的生产、生活产生了规制性影响。《礼记·月令》详细规定了每个月的农事活动,包括农民该做什么、君王及各级政府官员应该做什么。俗话说:“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那么,人家是如何“咋着”的?就是根据节令。或者说,能够识字看懂节令的人看到每个节气到来应该干什么,他的行为会影响到其他人,整个农事活动就会符合规律。比如,黄河中下游流域流传的农谚有“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那么,哪天是秋分?有知识的人当然知道,他知道秋分到来,该种麦子了,别人就会跟着他做。

  有了二十四节气,中国几千年的农业生产活动就有了规律可循。包括养畜禽、养鱼、捕鱼,都可以参照节令。我们知道,二十四节气发源于黄河流域,反映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物候特征,但其他地区的农人也会参照执行。比如河南、陕西关中一带的农谚则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长江小麦产区会更晚一些,有了二十四节气就有了参照系,农事活动就有规律可循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二十四节气规范了人们的生产行为,自然也会影响到生活和其他社会活动,并逐渐沉淀下来形成文化。不同节气由于气温不同,人们的饮食结构会随之发生应对性变化。比如大暑节气到来时,为了应对高热,广州一带有吃仙草的习俗,所谓仙草,又称凉粉草,是当地一种药食两用植物的茎叶晒干后磨成粉做成的,是一种消暑的甜品;而山东南部地区则有“喝暑羊”的习俗,即在大暑那天喝一碗滚烫的羊肉汤,出汗之后起到带走暑热、强身健体的作用。总之,二十四节气不仅规范着中华民族的农业生产活动,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文化。

  唐志强:二十四节气发明后,对农业的指导作用首先凸显出来。让人们更加直观、清晰、准确地把握农时、安排农事。西汉晚期的一部农书《氾胜之书》首次以文字的形式记录节气对农事生产的指导意义。在其现存的18篇中,述及13种主要作物,其中7种作物的播种和收获经验都与节气相关。二十四节气农谚是二十四节气的延伸和发展,是掌握农事季节的可靠依据,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对把握农时和传播农业技术发挥重要作用。农人只要掌握了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和农谚的知识,就具备成为种田“老把式”的基础,所以有“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的说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衣食住行的重要参照,通过成千上万条节气谚语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例如关于养生: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关于饮食:冬至饺子、夏至面,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关于衣着:春捂秋冻、到老不病,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关于起居: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关于出行:春天出门莫寄伞,冬天出门莫寄衣等等。

  二十四节气能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智慧

  主持人: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瑰宝,一直以来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遗成功的意义是什么?申遗过程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回忆?

  萧放:二十四节气体现了中国人依存自然的生存观念与协调天人关系的智慧。二十四节气申遗的成功,体现了世界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欣赏。2016年我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现场见证了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那一时刻,真的很激动。

  唐志强:二十四节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佼佼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二十四节气申遗由中国农业博物馆牵头,来自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民俗学会等单位的专家共组织了14次研讨会,审核申报视频的每个细节,逐字逐句对申报表进行中英文的斟酌,对逐项内容进行充分论证,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定义,廓清了内涵,最终确定了对这一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可以说,申遗材料的准备,包含着“十年功”。申遗成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前所未有的轰动,广大青少年大大增强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二十四节气的价值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表明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人的时间制度全面走向世界,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思想理念具有普世价值,能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智慧。

  孔祥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演化的标志性成果。中国是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之一,气候、物种、环境、起源地点、演化路径等偶然性、必然性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农耕文化演进规律。二十四节气就是反映了中国农耕文化特点的核心成就,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农耕文明的独创性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既表现了对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认可,又丰富了人类农耕文明宝库,对于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十四节气包含的许多农业气候变化规律和农业生产知识仍然为现代农业所遵循和应用

  主持人:作为传统农耕文化的精髓,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社会还有哪些重要功能和意义,对推动乡村振兴能够发挥什么作用?

  唐志强:在千百年来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实践中,全国各地积淀下来大量与节气相关的生产、生活、民俗、道德规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仍然在乡村被人们广泛实践和活态传承。尽管全国各地正在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但气候等自然条件是农业生产无法回避的关键因素,二十四节气包含的许多农业气候变化规律和农业生产知识仍然为现代农业所遵循和应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都要以农作物的物候节律为基本生产原理。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构建生态农业技术体系,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时宜”,只有顺应天时、因时制宜,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二十四节气还蕴含天人合一、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循环发展的哲学思想与科学理念,这对于现代农业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深远的传承意义。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今天,二十四节气的作用更为独特而多元化。2018年,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决定将每年的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成为亿万农民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盛大节日。各地立足时代背景,合理利用节气遗产,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展示了现代农业科技成果,传播遵农时科学生产、循农时智慧经营的实践理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旅游活动。例如,浙江省开展的“跟着二十四节气游乡村”等。二十四节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大部分分布在乡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文化资源。

  孔祥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绝对不是把过去的东西全部推倒重来,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从节气文化角度看,首先,对于目前尚且保留下来的节气物质文化遗产,如古建筑等,要花大力气保护起来,并且修旧如旧,有的甚至成为地方文化的标志物,保护好传统文化遗存也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其次,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努力使其传承下去,依靠新型传播手段,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必要时,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介入,采取经济手段促进其传承。例如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九华乡梧桐祖殿,每年立春日,都要举行隆重古老的“立春祭”仪式,称为“九华立春祭”。九华乡位置偏僻,每年坚持在立春日举办较大型春祭活动,吸引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和游客参加,大大提高了知名度,农产品销售渠道畅通了,民宿也随之发展了起来,农民收入大为提高。这是利用二十四节气推进乡村振兴的范例。

  萧放:二十四节气对当今社会的人来说,很重要的就是它具有增进文化认同的功能价值。传统时间制度与观念,代表一种文化归属。在每个节气点,通过共同的心情,参加共同的仪式活动,共享时令节物,经受共同的物质与精神体验,从而凝聚大家的文化认同感。例如马来西亚华人的“二十四节令鼓”的发明,就是他们意识到二十四节气作为华人族群文化标志的意义,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认同的精神价值。

  乡村振兴是国家重大战略,二十四节气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是农业文明的花朵,在当代乡村振兴中同样艳丽灿烂。我们可围绕节令食品、节令生活仪式、节令游艺活动,开展乡村四季美食节,春夏秋冬以节气饮食为主题,以生态、健康、安全的美食,吸引人们来到乡村享受美好生活,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同时也使乡村与城市有更密切的经济与文化融汇,让乡村在季节生活中再次充满活力。

  二十四节气的节令生活,还是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呈现。我们以此向世界传递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智慧,这也是当代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方式。

  传承保护二十四节气,需要持续开展传统活动,让与节气相关的文化成为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

  主持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二十四节气等农耕文化传承任重道远。今后如何做好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传承工作?

  孔祥智:的确,快速城镇化,大批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一些能工巧匠甚至在城市定居,会造成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传承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一些传统技艺逐渐失去市场,从业人员越来越少,相当多的传统技艺存在着后继无人的危险。因此,要保护传承二十四节气等珍贵的农耕文化,地方政府要针对本地文化遗存特点制定一个合理的保护规划,有针对性、分阶段合理的进行保护。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之中,成为无法割舍的一部分。这次冬奥会开幕式的成功,说明一个民族能够感动其他民族并且感动自己的,依然是传统文化中最深刻的部分。工业化、城市化程度越高,就越需要有“根”、有“魂”,这就是包括二十四节气在内的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需要持续开展一些传统活动,如立春节气的“千人饺子宴”“九华立春祭”等,并且把每年一度的丰收节办到实处,更需要的是运用市场化的方法把二十四节气文化元素融入到产品中,如服装、食品、家具、艺术品等,确保这个文化永葆青春,经久不衰。

  唐志强: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传承需要进一步构建保护体系、传承体系、传播体系、应用体系和研究体系,整合资源力量,加强合作交流,促进二十四节气的传播和弘扬。不仅要对二十四节气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进行全面系统的搜集整理与价值挖掘,以史料收集整理、实地调查记录等为基础,全面深入挖掘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更重要的是推动对青少年的代际传承,让历史文脉绵延。我认为,促进二十四节气的代际传承要从娃娃抓起,并以中小学生为重点,为他们提供其喜闻乐见的节气文化产品和营造各节气的文化氛围,并配合课本内容、课堂教学、劳动教育和生活体验。传播节气文化要利用网络、多媒体、人工智能、移动终端,开发适合远程传播的节气文化内容。更要立足时代背景,结合传统经验,文旅结合,促进文化传承。

  萧放:全社会需要进行二十四节气知识的普及与价值功能认识的再动员,实现其在社区、家庭、学校的落地生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节气文化,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让人们直接感知与节气相关的知识与文化,从而把节气作为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大家的共同参与,让与节气相关的文化成为一种生活仪式甚至特定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二十四节气才不会仅仅是过去留下来的传统遗产,而是成为一种不断再生产的文化资产,成为我们生活中天道与人道互相感应的周而复始、循环不绝、永葆生机的物质资源与精神资源。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