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观察 | 从“百村调研”看乡村振兴发力点
2022-12-16 09:43: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本报实习生 伊洁 记者 朱秀霞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怎样聚力,如何发力?今年5月到12月,新华日报社联合江苏省委研究室、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开展大型全媒体行动“江苏百村调研”,用脚步丈量江苏100个乡村,用记者、专家、行业主管部门等多重视角观察变化,呈现新时代乡村“全景画卷”。

  江苏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既有发达的苏南,亦有尚需提升的苏中和苏北。调研组成员、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耿献辉教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情况多样的江苏乡村,各自探索的特色振兴之路,对全国乡村发展很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深入江苏百村,调研组切身感受到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历史性成就。书写这些成就的“要领”,无疑是产业振兴。调研组负责人感叹: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支撑一个村庄发展向善向美的原生动力就是坚实有力的产业基础。如何运用现有资源,调动各方要素,凝聚多方合力,实现产业振兴,是每一个乡村面临的现实之问。

  而江苏5年来乡村产业的发展气象,让调研组欣喜。调研组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江苏产业发展得好的乡村,均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市场化和品牌化思维。扬州市江都区真武镇真武村2012年成立真武粮食种植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开展土地规模经营,不仅村集体种田,还注册大米商标“都合”,2019年正式开展米业销售,实现从负债百万元的“薄弱村”到村强民富“明星村”的蝶变。宜兴市芳桥街道金兰村在无锡率先成立村办合作农场,400余农户2800余亩土地入股,由村级合作社统一经营,如今村级可分配收入增加到1000余万元。此外,积极寻找延长产业链的发展机会实现“一鱼多吃”,以及新技术、新技能、新理念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也是江苏乡村农业的“破题之钥”。

  江苏不同地区的乡村有不同的资源禀赋、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因而有着不同的发展思路。但调研组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是:领头人思路清晰、敢想敢干的村子,往往比那些领头人纠结于“此地不生金”、难发展的村子要好很多。

  “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农村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这项工作的承上启下和直接参与者推动者,村干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江苏百村调研”全部受访者中,这也是共识。在江苏,寻觅一个个村庄过去几年的轨迹,发展脉络中无不透露出带头人的重要性——“村庄要想发展得好,村干部必须得有‘商业头脑’,这是现实需要,而且未来更需要。”过去,为了挖掉村里的“穷根”,靖江市德胜村党总支书记杨恒俊几乎跑遍周边县市,想出“借鸡”孵品牌的金点子:将高邮咸鸭蛋、阳山水蜜桃、洋河酒嫁接落户德胜村,打造“德胜村”牌咸鸭蛋、水蜜桃和“德胜村”酒,不但还清村集体债务,还攒下“第一桶金”。

  村干部行不行,关乎农村基层党组织强不强,更直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好不好。“江苏百村调研”成果显示,对不少曾经的薄弱村来说,如今能阔步走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秘诀,正是抓党建促振兴。调研组成员、新华日报社记者吴琼告诉记者,她参与采访的兴化市沙沟镇沙北村,曾经是一个经济薄弱村。但近年来,村子先后获评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省首批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示范村、泰州市康居示范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7年的97万元,增长到去年的216万元。该村党总支书记王建友说,沙北村通过抓党建,通过创新“五子四格工作法”,夯实了硬实力,提振了精气神。“农村工作千重要万重要,党建工作最重要。”王建友说。

  乡村振兴是为了“人”,乡村振兴同样也要依靠“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徐志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写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题眼”在党建,在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带头人队伍,发挥基层党组织书记示范效应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作为先行先试地区,江苏乡村在振兴路上也遇到一些个性问题。在耿献辉看来,当集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江苏遇到了村集体经济组织怎么运营这个问题。他认为,江苏这个眼下显著的个性问题,将来或许又会成为全国乡村发展的另一个共性问题。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