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长访谈 | 强基固本 蓄势赋能 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彰显组织担当
2025-04-17 10:54: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实现组织振兴的重中之重。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以“组织贯通到末梢、力量冲锋在一线、党建领航促振兴”为实施路径,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近日,记者就此专访了爱辉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曹永辉。

  记者: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走好“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请问爱辉区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曹永辉:近年来,爱辉区始终把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乡村振兴的“头号工程”,重点抓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压实责任,优化工作体系。深入开展“党旗耀边疆”实践活动,以乡村为单位,由区级领导、区直部门和乡镇、村干部组团式建立“抓乡促村”工作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通过调查研究、集中会商、现场督导等方式,推动乡村123个产业项目加速落地。二是提档升级,夯实党建阵地。坚持“整体布局、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示范引领”思路,近年来新建、改扩建村级党群服务中心56个,89个农村党建阵地实现标准化建设,延伸创建“红色驿站”“田间课堂”等一批党员活动阵地,让阵地既“亮牌子”更“聚人心”。三是全面构建,提升品牌效能。围绕“爱铸丹心 辉耀边疆”党建品牌,覆盖打造“红色引擎·匠心瑷珲”“石榴花开放 红耀达满乡”等11个乡镇党建品牌,聚焦一村一品牌构建“红色领航·五村同创”等89个农村党建品牌矩阵,建成乡村振兴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精心打造4条研学路线和30个党建教学点,“百里界江边疆党建示范带”效应持续升温。

  记者:乡镇干部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的关键力量,请问爱辉区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有哪些举措?

  曹永辉:针对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我们重点构建了三大赋能体系。首先是选优振兴“主心骨”。爱辉区始终将“建强乡镇队伍、优化班子结构”作为乡村振兴的战略支点,实施“青蓝接力”计划,大力优化年龄结构,目前乡镇领导班子平均年龄38.8岁,年富力强、劲头十足。紧扣乡镇发展定位,“一镇一策”配班子,精准选配专业干部,实现队伍素质与乡镇发展需求“双适配”。打造“上联资源、下接需求”工作机制,围绕我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争取34名省、市直部门干部到我区乡镇挂职,为乡镇牵线搭桥、凝聚力量。其次是锻造担当“生力军”。充分发挥沿边区位、多元文化、政策倾斜三大优势,科学制定招引计划,近年来,累计为乡镇引进干部285名,储备农村实用人才2710人,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实施“精兵驻乡计划”,科学选派218名区直骨干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20名科级干部包村指导。锚定危房改造、环境整治等硬任务,统筹选派162名敢闯敢干的干部助力攻坚,有效保障乡村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第三是培育过硬“领头雁”。打造沉浸、基地、实践“三大课堂”,实施干部教育培训“四项计划”,采取专家讲座、党校课堂、现场教学、在线学习、主题党日“五位一体”模式,累计培训乡村干部2600余人次,实现全覆盖。实施乡镇干部培养锻炼“五项工程”,选派38人赴广东、云南、陕西等地开拓视野、学习经验,56人到信访维稳、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急难险重岗位淬火历练,切实提升乡镇干部综合素质能力。

  记者: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方面,爱辉区是如何把组织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的?

  曹永辉:爱辉区坚持在“一揽子融合助发展”上做文章,确保党建工作有效嵌入乡村发展各个环节。一方面,强村富民兴业。深化“产业联营”促推“发展融合”,打造“村社一体”“村企共建”“网红带动”等特色产业带动模式,培育灵芝、河蟹等51个特色种植养殖业,引进蚂蚱食品、草莓加工等产业延链项目75个,开发笨榨豆油、冷泉豆腐等“爱辉好物”46个,现已实现“一村一品、一村多业”发展格局,10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16个村达到100万元以上。另一方面,乡村和谐善治。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为牵引,构建“乡镇-村-网格-责任区”四级网格服务体系,凝聚村“两委”成员、退伍军人、驻村第一书记等先锋力量,成立志愿服务队489支,开展稳边固防、春耕秋收、防火防汛、志愿服务等网格服务428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成效明显,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再一方面,赋能农文旅融合。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党员在行动”,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少数民族等边疆区位优势,组织党员投身“村貌革命”,打造驿站民宿、稻田公园、中药小镇等一批农文康旅融合“打卡地”,瑷珲乡野公园漫游之旅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新生乡获评国家级生态乡、小三嘉子村获评国家级文明村,坤站村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外三道沟村等12个村获评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

  本报记者 许露露

  通讯员 金秀丽 毕程茗

责编:尹丹丹